定远人民对胡濂的爱戴之情,超乎寻常。胡濂去世的消息传到定远县后,全县人民纷纷罢市吊丧,家家户户塑起胡濂像,祭祀于神台。不久,人们又纷纷捐资,在县署的北面建起了胡公祠。县民们还遵从胡濂的遗嘱,将他的尸身迎回定远县下葬。但之后不久,胡濂的长子来到定远县,将装有胡濂尸身的棺材运回老家安葬。最终,定远县人民只得年年对着胡公祠内的塑像祭拜,而每次都是泣不成声。
胡濂还有一子,取名胡定,在胡濂去世多年后也考中进士,并在四川作按察使,其在道德与文学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完全继承了胡濂的遗风,似有更甚之势。从胡定的名字,我们或许也可看出胡濂对定远人民的深情。
在定远县连任9年县令的胡濂在全县人民心中的地位之崇高,远非常人所能比拟。随着人们对胡濂的年年瞻拜,胡濂在定远人民的心目中逐渐化作了佑民之神,人们无论是出门在外还是在家,每天就餐时,必默告胡濂,乞求胡濂在天之灵给予保佑。张佳印在文中记载了两次关于胡濂的灵异事件。
一是嘉靖乙丑年(1565),定远城被"妖贼"所陷,胡濂托梦于民间余紞说:"从前我如此艰辛,创下定远新城,然而今天守城的人不忠,鄙视我县民,将城交与妖贼,若你们尽快烧掉数千个草筐,我将会灭掉妖贼。"此言很快传开,仅过了两天,全县各地的人民纷纷云集于定远城下,很快平定了妖娀。
二是民间一张氏,爬上树梢与临时占得县城的妖贼战斗,忽然不慎坠于山谷,但一点事也没有,旁人问他,他回答说:"幸好有我胡公保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