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元璋来看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为什么封建王朝都是贵族(3)

2021-08-09 11:17  360kuai

历代农民起义者的口号,性质都十分相似。从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张角的"苍天当死,黄天当立",从李自成的"均田免粮"到洪秀全的"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这些口号的背后很真实的反应了我国农民一个最简单的需求,那就是生活。

周而复始的农民起义埋葬了一个又一个腐朽的王朝。然而,享受胜利的果实往往不是农民。这些朴实的农民抱着恢复田园生活的目的起义。但秩序重新恢复之后,他们也就要重新回到农田中去了。在起义的过程中,农民阶级提不出新的社会建设构想,形成不了新的政治组织,也就不能完成大乱之后大治和社会重建的任务,只能作为改朝换代的参加者。大规模农民大起义为新的政治势力上台扫清了道路,新的政治势力给农民做出了部分的纠正,但继之而起的王朝与旧王朝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新的王朝逐渐变旧,成为新的农民起义推翻的对象。这是农民的悲剧,也是我国古代历史的另一条规律。

在金字塔的封建等级体制之中,塔的上层换了一班人马而金字塔本身却丝毫没有改变。?真正享受农民起义成果的是地主和知识分子阶级。?而大部分人,在面对汹涌而来的起义,思考的是如果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成为起义的一员,因为农民阶级本身的缺点,这些来自统治阶级内部的参与者往往能占据农民起义的领导地位。古代历史上,真正出身农民的皇帝只有朱元璋一人。但是当他还只是割据江东的军阀的时候,就急于和自己出身的阶级划清界限。

其实,这些事实只要仔细翻阅资料就能得知。在秦末农民起义时,孔子后裔孔甲参加了陈胜吴广的军队,山东起义军领袖李密是隋朝高层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著名诗人皮日休参加了黄巢的军队,而黄巢本人也是个知识分子;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中,重要谋士李岩也是出身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正反双方战斗的主力全都是农民,但领袖却都无一例外的都是出身社会上层的精英分子。

对于朴实的农民们来说,造反不过就是放下锄头,拿起标枪的事。但这些农民起义者们,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上层,绝大多数不过都是别人的牺牲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