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荀恽
荀恽(约193年-222年),字长倩,颍川颍阴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荀彧长子,荀攸从弟,荀俣、荀诜、荀顗、荀粲之兄。作为著名谋士荀彧的儿子,荀恽的妻子曹操之女安阳公主。在荀彧去世后,荀恽继承父亲的爵位,后来被封为虎贲中郎将。值得注意的是,在魏国太子之争中,荀恽与曹植友善,而与夏侯尚不睦,这引起曹丕的极大不满。不过,荀恽早逝,他的儿子荀甝继承了爵位,也即因为英年早逝,荀恽在一定程度上躲过了曹丕的怒火。此外,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考虑到荀恽的立场,这意味着在曹丕、曹植争夺世子之位的过程中,荀彧也可能是偏向于支持曹植的。《全三国文》辑录有荀彧死后曹植为荀彧所作的诔:"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法而不威,和而不亵,百寮士庶,唏嘘沾缨,机女投杼,农夫辍耕,轮给辄而不转,马悲鸣而倚衡。"
在此基础上,曹植对荀彧之死表示哀悼,而曹丕却未有任何表示,这足以说明荀彧和曹丕、曹植二人的关系亲疏。总的来说,在东汉末年的魏国太子之争中,虽然曹丕拥有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等人的支持,但是,对于曹植来说,身边也有不少文臣谋士的辅佐。当然,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魏国太子之争中战胜了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自此之后,曹植遭到了曹丕的严加防范,太和六年(232年),曹植被当时在位的魏明帝曹叡改封陈王,同年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