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朝会不会灭亡?(2)

2024-04-07 14:02     搜狐

而比起被雷得不轻的顺治帝君臣们来,明朝文学家吴应箕,却早在明末大乱前夜,就深味了这细思极恐的未来:明朝天启七年(1627),清晨路过河南真阳的他吃惊的发现,自己走过了这几十里道路,本该都是肥沃的良田啊。就连田亩之间的边界,都依然清晰可见,可土地上却是一片荒茅白草,显然已弃耕了好些年。那年还是河南风调雨顺的一年,可走过附近村镇,遇到的也全是老人,青壮年都稀少,更别提耕地了。

为何会“放着好好的地不耕”?吴应箕细一问才直到,这些他走过的荒地,前些年都是“膏腴之业”,可明末土地兼并加剧,地给“兼”走了,多出来的赋税,就得其他苦老百姓买单,甚至“人去而粮尤在”。外加从知县到衙差,简直是层层加派,正常交一份税,就要“加码”到七八倍。交不起就只能跑,“贫者则尽弃户而去”,就留了一片光秃秃的地。如此惨景,吴应箕当时也“不觉浩叹”。接下来的事情,“浩叹”后就可以想。

此情此景,并非是哪一年的特例,而是从万历晚年到崇祯上吊的近半个世纪里,明王朝国土上每年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的活剧。比如就在吴应箕“浩叹”的河南,权贵们的土地兼并,就已进入到疯狂阶段,“田之多者千余顷,即少者亦不下五六百顷”。看过这疯狂场面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末一度穷途末路的李自成,在河南振臂一呼,就立刻如烈火燎原般复起。

如此危机,难道大明朝堂上就没有明白人?那些当时喜欢怒怼皇帝骂权臣,然后常被后人大书特书“刚正”的“言官”们呢?明朝两个多世纪里,拥有“以小制大”权力的言官们,确实曾是大明朝堂的“净化剂”,可到了晚明年间,明朝兵部尚书梁廷栋的一句话,就戳穿了这群人的画皮:“国家遣一番巡方,天下加派百余万”。督查腐败的言官,下去巡视一番,竟就趁机大肆受贿,相当于“加派百余万”。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