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奇女子:比才华林徽因甘拜下风,论格局张爱玲自愧不如(2)

2024-01-23 08:42     搜狐

对于女儿的天资,父亲又惊又喜。

12岁时,他带着吕碧城作的词,去拜访一位文坛大佬,当对方看到其中一句“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时,不仅拍案叫绝,连说了三个“妙”字。

无论如何,大佬也想不到这首词,竟出自一个12岁的小姑凉。

但不幸的,没过多久父亲就悄然离逝,这彻底改变了吕碧城的人生轨迹。

由于家中并无男嗣,族人们便以“无后”为由,侵吞吕家2000顷良田和家产,将可怜的孤女寡母“软禁”起来。

母亲软弱,终日以泪洗面,三个姐妹也六神无主。

只有在京上学的吕碧城不认命,她写信给父亲的故交好友,四处奔走控诉,终于救出了自己的母亲。

然而,这样的行径却不被已订婚的夫家看好,嚷着要退婚,其理由是“小小年纪就能呼风唤雨,日后嫁进门来还不翻了天?”

在旧时代,“退婚”或“休妻”都是女子的奇耻大辱,等于葬送了一生幸福,《红楼梦》里就有尤三姐因为退婚而挥剑自刎的故事。

这场家变,对吕碧城的打击非常之大,乃至影响了她日后的情感抉择。

家庭衰败后,母女五人一起投奔天津塘沽做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过了五六年寄人篱下的日子。

天津作为最早被开放的商埠之一,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极大,这期间,吕碧城不断汲取新思想、新观念,性格变得更加独立。

1903年天津女子学堂即将开办的消息传来,她想去那里求学,结果却遭到保守的舅父一顿痛骂: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怎么不守妇道,读再多书有什么用?”

年轻气盛的吕碧城受不了,决定离家出走,第二天便坐上了前往天津的火车。

多年之后,她感慨地说,要不是舅舅当年那一骂,或许也不会有自己的风云人生。

火车上,吕碧城身无分文,唯有一腔热血。

虽然前路一片茫然,但她毫不畏惧,因为前方有梦,信仰有光。

幸运的,她遇到了人生的贵人,这就是天津“佛照楼”旅馆的老板娘,两人正好同路,聊得很是投机。

抵达天津后,她把吕碧城带到自己家安顿下来。随后,吕碧城立马给在《大公报》工作的旧识写信求助。

不想这封信被该报创始人英敛之看到,他为吕碧城的文采所折服,当即带着夫人赶到旅馆,力邀她出任报纸的见习编辑,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编辑”。

此后,吕碧城在《大公报》上纵横捭阖,针砭时弊,指点江山,篇篇爆款:

“民者,国之本也,女者,家之本也。凡人娶妇以成家,即积家以成国。”“有贤女而后有贤母,有贤母而后有贤子,古之魁儒俊彦受赐,儿童教育之入手,必以母教为根基…”

要情绪有情绪,要知识有知识,要观点有观点,堪称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始祖。

写爆文,追热点,吕碧城也是一流的,当时慈祥太好驾崩,朝廷失去了主心骨,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是好。

她立马写下一首《百字令》,大意是:

“慈祥主政的半个世纪里,把国家搞得一团乌烟瘴气,边疆领土大量丢失,她如今到了阴曹地府,见到吕后、武则天这样的前辈高人,一定会无地自容吧…”

辛辣犀利的笔锋,报刊一出,惹得清廷十分恼火,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而吕碧城也成为天下皆知的大名人,遂有了“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美名。

她写诗,从不拘泥于小情小爱,心怀国家山河;她发文,为的是唤醒尚未觉醒的女性同胞们。

她主笔《大公报》,将这样的踌躇满志诉诸笔端,《满江红·感怀》:

晦暗神州,欣曙光一线遥射。问何人,女权高唱,若安达克?雪浪千寻悲业海,风潮廿纪看东亚。听青闺挥涕发狂言,君休讶。幽与闭,长如夜;羁与绊,无休歇。叩帝阍不见,怀愤难泻。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从洒。叹蛙居井底愿频违,情空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