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已商量好,布林肯要来,上飞机前对中国表态了,措辞不同寻常

2024-05-03 21:49     今日头条

中美已商量好,布林肯要来,上飞机前对中国表态了,措辞不同寻常

4月24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启程访华,不过就在布林肯登上飞机之前,中美双方的表态,都传递出很不寻常的信号。

首先是美国这边,与耶伦类似的是,访华前美国依旧对中方施压,为为布林肯访华获取谈判筹码。

近段时间,美国又开始提及"中国援助俄罗斯国防工业"的话题。就在4月23日当天,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有美国政府官员透露,为了阻止中国"向俄罗斯的军事生产提供商业支持",美国正在起草制裁措施,计划将把一些中国银行排除在全球金融体系外。

报道指出,美国政府认为,中国正在通过"军民两用贸易帮助莫斯科重建其战争机器",此举违反了美国法令。

这里提到的,是美国总统拜登去年12月签署的一项行政命令,其内容主要是警告外国金融机构,如果为与俄罗斯军事工业基地有关的重大交易提供便利,那么它们将面临失去进入美国金融体系的风险。

类似的做法在耶伦访华前,美国也是这么干的,当时,耶伦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要求中国停止不正当竞争,并威胁对中国的相关产业发起制裁。

同时,还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在于,美国不仅要将相关话题"炒热",而且还要将这些问题上升至"全球性"问题,要将欧洲也绑上"战车"。

美国频频提及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未尝不是想借着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担忧,让中欧的关系冷却下来。

不过让美国没想到的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了访华,并深入考察了中企的产业链,中德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也对中欧的贸易合作起到了稳定、促进的作用。

这一次,美国提到的"中国支援俄罗斯"的话题,同样不忘将欧洲带上。

恰好这一次布林肯刚刚在意大利出席了G7外长会议,在会议结束登上访华的飞机之前,布林肯作出了很不寻常的表态。

他表示,中国不能在试图与欧洲发展更紧密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同时,却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技术,这破坏了欧洲的安全。

与此同时,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明确警告,称中国的"双重"目标是相悖的,美国会"非常直接"地表达自己的关切,并将对中国的行动"追究责任"。

表面上看,美国国务院的这一系列表态,是在针对乌克兰问题向中俄施压,但是结合耶伦此前的行为逻辑,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次"制裁威胁",实际上其根本目的,都是在分化中欧的关系。

对于美国的想法,中方也看得比较清楚,因此外交部在回应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第一,乌克兰问题不是中美之间的问题,美方也不要把它变成中美之间的问题。

第二,我们坚决反对美方自己拱火浇油,却对中方甩锅推责。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国开展正常经贸往来的权利不容侵犯,我们将坚定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因此,即便是布林肯来华,要进一步谈及这些问题的话,预估中方也是不会配合或让步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中国这边的态度。

布林肯这一次访华,是在去年中美最高层旧金山会晤时定下的计划,因此中方在声明中,也表达出了较为积极的态度。

外交部在回应时,说的也是布林肯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邀请访华,与去年"经过协商后访华",有了明显的措辞变化,等于是肯定了布林肯客人的身份,因此在接待上相较于去年应该会有所提升。

中方也充分释放了诚意。

4月20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哈佛肯尼迪中国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就明确表态,中国不赌美国输、不干涉美国内政、不干预美国大选,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

只不过谢锋大使同时也反问了一句,那么,美方是否也愿意与中方相向而行呢?

不仅如此,在布林肯来华前夕,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负责人也公开喊话美国,表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始终是中方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是中方处理今年中美关系的遵循。

中方也提出了对本次布林肯访华的5个期待目标,即树立正确认知、加强对话、有效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以及共同承担大国责任。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充分释放善意的同时,中方也发出了警告,并着重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并要求美方把不支持"台独"的表态落实到行动上,反对"台湾独立",停止武装台湾,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

总的来说,表面上看,布林肯在访华前不断对华释放强硬信号,但是在中国的主场,这些会前施压必须见招拆招。中美在经济、政治领域虽然分歧不少,但只要保持沟通,双方就能够管控分歧,从而达成解决方案,让两国关系得以稳定前行。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