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让西汉恢复了元气,经济与民生事业蒸蒸日上,在此基础上,汉武帝作为一国的统治者,自然会寻求军事实力的发展。而战争的发生无非两种,对外扩张和抵御侵略。针对匈奴问题,我们应该结合这两种方式来看。
1.从对外扩张来看,是汉武帝在治理国家同时谋求军事实力的发展,在平定南方闽越国势力后,就把重心转移到了北方的匈奴。
2.从抵御侵略来看,先前朝廷一直和匈奴长期稳定是由于签定了条约,但我们知道,这种亲和政策往往是受控制的,被动的,说白了就是屈辱性的。只要一天维持条约,汉朝就要忍受匈奴的虎视眈眈,汉武帝当然不能允许这等威胁的存在。
3.匈奴自身作为北方游牧民族,战斗力一直都很强大,所以即便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带队,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才能驱逐。注意这里的驱逐,它就意味着匈奴是不可能被根除的。对于某些小势力,只有用武力压迫和和平手段让他们归顺则是最好的结果,当然这里的和平,自然是对汉武帝有利的和平了。
举个例子,西域诸国一直是小国并立,有不少还受匈奴压迫,现在似乎有更开明的汉王朝赶走了匈奴,即便自己地位还是很低,但相比匈奴,自然更愿意归顺汉武帝。这次针对西域的归顺,奠定了出使西域的基础(张骞),丝绸之路的开辟相比不用多说。
军事手段和无数名将军士的热血奋战,和平手段和强大的经济基础,匈奴王室被迫远迁,中原威胁基本解除。这是汉武帝的功劳,这是西汉抵御外敌入侵最正确的选择,但是随之的待见也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