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宋朝为什么是中国历史上国祚最久的封建王朝?(4)

2024-04-26 16:22     360kuai

宋朝特殊的建国方式造成特殊的统治模式

宋太祖都有哪三大"盛德"?

史书说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勒石锁于殿中,下令每代嗣君继位之前都要"入而跪读"。上面有三条戒训,一曰:保全柴氏子孙;二曰:不杀士大夫;三曰:不加农田之赋。这三条戒训代表着宋太祖的三大盛德。

在中国历史上,最初改朝换代是相对"文明"的--王莽篡汉时给予孺子婴妥善的安置;曹丕也曾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司马氏还分别封刘禅为安乐公、曹奂为陈留王、孙皓为归命侯。然而自从刘裕缢杀晋安帝和恭帝之后,就开了个很坏的先例,导致历代亡国之君皆不得善终。所以萧道成杀害宋顺帝,萧衍鸩杀齐和帝,陈霸先杀死梁敬帝,杨坚在篡国之后,也族灭了北周宗室,而隋朝灭亡时,隋末帝与恭帝也皆不得善终。残唐五代延续了这种血腥的传统,朱温先后鸩杀了唐昭宗和唐哀宗,郭威也逼死了汉隐帝。

宋太祖在继位之时,看着年幼的后周恭帝,并未选择赶尽杀绝,而是规定柴氏子孙即使有罪,也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保存了柴家世系,此为一大德政。所以在元朝即使族灭金国,却依然善待宋朝的恭宗,封其为瀛国公。

宽仁忠厚之政

宋太祖规定不杀士大夫的做法,也使政治斗争走向了文明。在汉唐之时,即使如萧望之、长孙无忌、诸遂良这样的大臣也都会死于非命;东汉的党锢导致无数贤臣君子惨遭迫害,而唐朝的也曾发生过"甘露之变"的悲剧。有鉴于此,宋太祖规定不得诛杀士大夫,因此在宋末即使发生新旧党争,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也并未相互迫害,政见不合便不必共事,一方主政则另一方在野,仅此而已。及至哲宗、徽宗两朝才破坏了这一传统,大搞政治迫害,导致朝政日非。

最后,"不加农田之赋"的影响也颇为巨大。从宋太祖到宋仁宗,宋朝的皇帝大多都有着节俭的美德,宁愿让自己过紧日子,也不愿加重农民的负担。直到宋神宗时期才为了富国强兵而实行青苗法,由官府向民间放贷,使利归于上,激化矛盾。在宋朝的前期,为了在不增加田赋的情况下继续维持财政开支,倒逼着朝廷开拓荒野,扩大耕田面积。据《会计录》记载,仅皇祐到治平的二十年时间,全国的耕地面积就增加了二百余万顷,生产力发展十分得迅速;此外为了补充财政,官府还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兴起各种和籴、漕运、盐法、茶法、商税、市易、均输和互市舶法,促进了商贸的繁荣。

宋朝以宽仁而治天下,虽国势力柔弱,然而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宋朝的国祚久长难道真的与风俗敦厚、文治柔弱之风有关吗?读者自会辨明。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