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无法破解的魔咒(5)

2024-04-21 06:22     360kuai

历史都是胜利者来书写的,小弟承认这句话,但前提是你不能太过分了。看完《菽园杂记》,《弇山堂别集》等著名书籍后,你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研究明史还得看明朝人自己写的书籍。虽然明朝人自己写的书籍也有遮掩与不实的地方,但那毕竟是少数的。就像朱厚照与蒙古小王子那一场大战的记载。结果只死了那么几个人,谁特么信啊。这不糊弄鬼嘛!虽然官方写的很不厚道,但明朝的不少民间大神已经为朱厚照平反了。我们看明人自己写的书,只要看的多,我们就能看到很多真实的地方。

就拿《菽园杂记》来说,小弟是肯定相信陆容的记载。陆容的官职在当时的大明算是中流砥柱而且陆容还是进士出身,他的人脉肯定广,他知道的内情是清朝人无法想象的。陆容记载说朱瞻墡的金符早就被张太后交出去了,而《明史》又来了一段张太后持金符哭泣的戏码,小弟真是无语了。网友们,小弟就问你们一句话,你们是信明朝当代人写的书籍还是信几百年后清朝人通过借鉴写出来的书籍?朱祁镇是朱瞻基遗诏里钦点的皇位继承人,自己孙子作为法定继承人登基,张太后哭什么?就算想哭,张太后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哭的。清人真是太小看张太后了,人家张太后也是跟着朱高炽一起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家张太后什么大场面没见过而且人家还是曾经的皇后,张太后会在公开场合丢皇家的脸?皇后都是母仪天下的,如果张太后真的在公开场合哭,那朱棣挑选儿媳妇的眼光也属实太次了。你要说张太后自己在宫殿里一个人偷摸哭,小弟还能相信。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泪崩,小弟只能说《明史》的清朝编纂们,你们有点过分了呀。小弟还想批评《明史》的清朝编纂们一句,你们描写张太后持金符对阁臣哭泣说“此新天子也”是想渲染张太后的心理挣扎,但拜托你们能不能通过心理活动来渲染,非要选个最不靠谱的方式来渲染嘛!手拿朱瞻墡的金符来主持朱祁镇的登基仪式,这特么可能嘛!除非有人抬杠说张太后就是找喷的。张太后是一位经历过惨烈政治斗争的大人物,她哪能如一位毫无见识的村妇一般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网友们,看《明史》之前先读一读《弇山堂别集》等著名书籍。咱们学史是为了丰富自己,如果让书籍给咱们糊弄了,那就太可悲了。

总结一下吧。大明皇帝的登基魔咒属实有点厉害,连9岁的年幼孩子都逃不过。说句良心话,朱瞻墡很够意思了。如果他不顾念与朱瞻基的兄弟之情,那朱祁镇也不可能以和平的方式登基。怎么说呢。朱瞻墡给小弟的感觉就是很佛性。有机会当皇帝,那我就试一试,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得到算捡着了,得不到也不伤心。如果大明全是这样兄友弟恭的兄弟,那大明说不定还能多撑几年。对了,被张献忠害死的那位襄王就是朱瞻墡的后人。

为什么说朱瞻墡这个人很佛性!土木之变后,大明不少朝臣开始正八经儿的支持朱瞻墡当皇帝来主持大局,但朱瞻墡死活不肯即位,他最后把登基的机会让给了自己另一位侄子,这个人就是朱祁钰。论能力,朱瞻墡肯定比这些侄子们强太多;论大场面,朱瞻墡肯定要比侄子们见的多的多。朱瞻墡肯定有能力守住北京。为什么?朱瞻基喜欢于谦是公开的秘密,巧了,朱瞻墡也极为欣赏于谦。后续的事小弟就不多说了,提到于谦,大家都懂的。于谦这两个字在历史中就如定海神针一般厚重,让人感到莫名心安。于谦真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他的魅力是历史独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