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悲剧生死一知已,其祸根早已伏于登坛拜将时的寥寥数语(8)

2024-09-05 07:43  360kuai

刘邦不但将萧何的这番话听得明明白白,而且记得清清楚楚。虽然当时的刘邦只是汉中王,和项羽相比,势力明显弱一大截,但无论怎么说,他都是汉王。而韩信,在当时只是一名无名小卒而已,不但要求越级封为大将,还要求斋戒设坛,如此隆重的仪式,封王也不过如此了。这在刘邦看来,无疑是在挑战他的权威,以刘邦多疑的性格,虽然喜得大将,但同时这件事也像一根刺儿一般扎在了他的心头。

随着韩信的功劳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这根刺在刘邦心里也越扎越深。但是刘邦能忍,当韩信请求封齐王时,刘邦虽然怒极也给他封了,等打败项羽军后,又封他为异姓王--楚王。所谓"烈火烹油",韩信爬的位子越高,越是危险,但是韩信自己一无所觉,可刘邦却时刻怕他会谋反,因而一早就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所以当有人来报告韩信谋反时,刘邦连验证都没有验证就直接在心里给他定好了罪名。

我们不能否认,韩信是英雄,他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忠信礼义、是非曲直在他心中自有一把称;他坚强隐忍,忍受"胯下之辱"获得新生;他知恩图报,"一饭千金"厚报漂母,忠心耿耿报答刘邦知遇之恩。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军事奇才,却死于政治斗争,世人不禁皆为之叹息。

然而,是人就会有缺点,英雄同样也有缺点。韩信之死,表面上看是刘邦对他猜忌心重而导致的悲惨后果,可实际上,难道韩信就没有错吗?

当初,韩信罗列了项羽的过失时说:"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他说有些人因功当封爵,但项羽吝惜印绶,直到破旧也舍不得授给别人。又说:"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韩信他是非常看重功名利禄的人,他认为天下城邑就应该封给功臣,这样大家才会心服口服。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