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杨蓉)
据香港《南华早报》10月31日报道,尽管欧盟政治领导人呼吁在经济上对华"去风险",但在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带动下,欧盟企业2024年第二季度在华绿地投资仍飙升至创纪录的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8亿元)。
报道指出,这是有记录以来欧盟对华绿地投资的最高季度水平,远高于欧盟自2022年以来的平均季度投资额18亿欧元。绿地投资是指企业在其他国家从零开始建立全新的企业或开展全新的项目,可直接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为东道国带来新就业、新技术等。
统计该数据的美国咨询公司荣鼎集团31日则在报告中表示,考虑到一些投资可能未被完整披露等,实际数字或要更高。
报告说,在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包括绿地投资和并购投资)中,德国及其汽车制造商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带动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来自德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占欧盟对华投资总额的57%。自2022年以来,与汽车相关的FDI约占欧盟对华投资总额的一半。
据悉,排名前五的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分别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宝马集团、化工巨头巴斯夫,以及瑞典宜家集团母公司英格卡集团和在荷兰注册的意法半导体。
2013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二季度,已完成的欧盟对华FDI项目价值(蓝色为投资并购、绿色为绿地投资) 荣鼎集团
在荣鼎集团看来,随着中美竞争和中欧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欧洲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地缘政治风险,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强劲势头令人惊讶。就在本周三(30日),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
德国汽车业强烈反对欧盟对华加征的高额关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说,这些关税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倒退"。她警告,此举可能会加剧贸易冲突风险,并最终损害整个行业。
《南华早报》提到,德国车企面临着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路透社此前指出,随着中国本土汽车厂商的崛起,大众在华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这也是大众全球交付量下滑的主要因素。本周有报道称,大众汽车拟首度关闭德国本土的三家工厂,以削减成本。
荣鼎集团报告分析,尽管德国车企加倍押注中国市场的选择看起来"反直觉",但它们正试图通过投资并购、扩大本地产能、与本地车企合作等方式跟上创新的中国竞争对手,保护收入和市场份额。《南华早报》说,为保护其中国供应链免受地缘局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加紧落实"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在柏林和布鲁塞尔将降低中国经济风险作为既定政策目标之际,这些投资正在加深德国一些最大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报告声称,这些"不断加深的联系"会对德国的对华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而这"很可能成为欧盟内部以及欧洲与美国之间日益紧张的根源"。
但事实上,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与欧盟的贸易争端。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自今年6月底以来,围绕对欧电动汽车出口问题,中国已经同欧盟方面进行了十余轮磋商,希望避免贸易摩擦升级。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也提出了限量销售、提高价格等方案,试图避免被加征关税。
然而,欧委会最终仍宣布在原有10%税率的基础上,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7%-35.3%的最终反补贴税。对此,中国商务部明确回应称,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说,中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针对中国是否会考虑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的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0月17日表示,正在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将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慎重作出决定。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家崔凡此前透露,业界呼吁,中方将大排量汽车的进口关税增加到25%,中方如果采取了这样的行动,是在中国对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范围内提高的,也是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