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悲剧生死一知已,其祸根早已伏于登坛拜将时的寥寥数语(2)

2024-02-22 17:42     360kuai

其实,刘邦想除掉韩信之心早已有之,世人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刘邦对韩信心生疑忌是始于韩信平定齐地、请求封王之时。可事实上刘邦在韩信平定燕地之后,就开始流露出对他的不信任,这可以从刘邦三次夺其兵权之事中看出来,而且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一直持续到韩信被杀。因此,这个源头还要再往前追溯,那就是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以及韩信第一次拜见刘邦时的寥寥数语。可以说,韩信在云梦被俘、在长安未央宫被杀的祸根早在登坛拜将之时就已埋下。而这一切要从萧何推荐韩信之事开始说起。

韩信的墓前有一对联,凝练地概括了他的一生"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一知己"是指萧何;而"两妇人"则是指给他饭吃的漂母和吕后。

萧何是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萧何在韩信的一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韩信来说,萧何既是伯乐、知已,又是杀身仇人。

说到知已、伯乐,萧何是如何识得韩信这匹"千里马"的?根据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介绍,韩信是淮阴人,当他还是平民的时候,"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农民起义爆发后,韩信投奔到项梁部下参加反秦,项梁死后隶属项羽。韩信曾向多次献策给项羽,但都没有被采纳。当时还是汉王的刘邦入蜀,韩信便离开楚军改投刘邦。然而,无论是在项梁、项羽还是刘邦部下,韩信都"无所得名"。

当时,滕公夏侯婴曾向刘邦推荐过韩信,只是刘邦并不觉得韩信有奇才而并未重用他,只是随意任命他为治粟都尉。大概就是在此时,萧何注意到了这个相貌威武、言谈举止与众不同的韩信。两人进行过多次交谈,萧何对韩信的才能十分赏识,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于是准备向刘邦推荐韩信,哪知韩信却逃跑了,原来韩信认为"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将情况报告给刘邦就亲自去追赶他。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著名历史典故。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