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之鼻祖:献灭太平军良策,可不被采纳,成全了曾国藩(2)

2024-05-07 12:42     360kuai

湘江两岸设伏兵,全歼太平军于蓑衣渡。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后便直接北上进攻桂林,并于将军桥一战中击毙清军火器专家都统乌兰泰,但桂林依然无法攻克,于是全军直接经全州进入湖南。江忠源料想太平军受挫于桂林之后将很有可能直接进入湖南汇合当地的天地会起义军,到时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便再次向前线清军统帅部献策。江忠源认为,太平军进入湖南的最佳路径是从水路顺着湘江而下,若是清军能把湘江下游航道堵住,同时在东西两岸排兵布阵,太平军必定插翅难逃,太平天国问题将就此解决。谁知时任前敌总指挥钦差大臣赛尚阿对此建议大不以为然,认为这纯属一派胡言;向荣更是直言将不发一兵一卒前往拦截,而是将主力部队留在桂林和全州以防太平军回窜广西。

江忠源见自己的意见不被上级采纳,便决定甩开赛尚阿和向荣搞单干,于是径直率领仅有的八百楚勇前往湘江布防。江忠源抵达湘江后,便开始视察地形和水文,最终定下在蓑衣渡伏击太平军之计划。此时,江忠源发现自己仅有的八百楚勇仅能在西岸伏击,而东岸则无法顾及,于是便向赛尚阿和向荣建议增派一支军队在东岸设防,以防太平军从东岸逃窜,但两位主帅硬是不发一兵一卒。1852年6月,太平军途径蓑衣渡时受到江忠源部伏击,南王冯云山战死,四千广西老兵也横尸湘江,但依然无法从西岸突围,太平军全军覆没在即。此时,西王萧朝贵再次命令罗大纲组建敢死队从东岸突围,而东岸崇山峻岭中居然无清军一兵一卒,罗大纲顺利占领东岸,太平军死里逃生。若是此时东岸驻扎有一支清军,则太平军必定难以突围,全军覆没在所难免。

总而言之,人数不多的太平军能够迅速席卷大江南北与前线清军的腐败无能、高级将领之间的相互倾轧有很大关系。江忠源虽然作战勇猛、多谋善断,无奈官职太低,人微言轻,无法影响到高层决策,以致清朝错失两次全歼太平军之机会。太平军进入湖南后,曾国藩迎来了他人生崛起之最佳机会--编练湘军,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此后再兴办洋务事业,成为大清四大中兴名臣之首。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