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亡了后,清军残部去哪了?有一支直到1987年才“露面”(4)

2023-05-04 15:19     君山梵静

极力挽救,仍旧无力回天

清后期的名臣曾国藩,在湖南招募新兵时,订营哨之制,粮饷取自公家,称湘勇或湘军,并在各省从绿营选练强健的将士,建立类似湘军的制度,统称勇军。

这个时期,清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官员们开始学习西方操练军队的方式,仿制西方的枪支大炮和军舰,成立新式的水军营,但保持原有的管理方式。

1894年,清朝廷甲午战争的惨败,先进意识的官员,建议统治者对军事管理进行深刻的变革。对招募的新兵,进行更严格的筛选,体能、嗜好、思想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大清亡了后,清军残部去哪了?有一支直到1987年才“露面”

然而,1911年中国爆发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强烈的民族觉醒意识,社会各阶层爆发出强悍的战斗了。

为了生存,各阶层奋起反抗,先进的武器和众多的将士也没保住摇摇欲坠的清政府。随着清政府的溃败,一代军事强国的王朝传奇就此落幕。

分崩离析的清军残部,当时大部分收归袁世凯政府,一部分被分散的其他政权兼并,一小部分落草为寇,多年后被共产党消灭。

但是有一支独特的残军,藏匿多年都未现于世。

早年的时候,清政府曾派遣过一支军队前往香港九龙,清政府被推翻后,这支军队在此处转明为暗。

他们凭借人数的优势,在混乱的九龙城建立了颇具规模的地下势力帮派。直到1987年香港政府进行搜查管控时,才发现这支被遗忘在此的清军残部。

之前混乱的年代,缺衣少食、炮火连天,谁也不知道,残军是靠什么生存下来的。

大清亡了后,清军残部去哪了?有一支直到1987年才“露面”

战争,从古至今都是很残酷的存在,"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胜与败的背后都是说不尽的辛酸,更有无数无处堆放的白骨。

庆幸我们出生在和平的年代,感谢伟大的祖国,给了我们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