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亡了后,清军残部去哪了?有一支直到1987年才“露面”(3)

2023-05-04 15:19     君山梵静

在这场三王引起的战乱中,绿营兵的存在,有很大的优势。低廉的军饷,人数众多的基数,在长达数年的战乱中,狠狠的拖垮了物资贫乏、后力不足的乱军。

清政府这场平叛战争的胜利,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高了军队作战的能力,同时也达到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大清亡了后,清军残部去哪了?有一支直到1987年才“露面”

由盛到衰,泯然于众

乾隆年间,镇压古州叛乱、平定西藏、平定准噶尔、平定天山南路、平定台湾林爽文、平定苏四十三起义、清缅战争、廓尔喀之役等诸多战役。

有人曾上奏"进兵云贵,多属山险之路,非可专恃马骑,必用绿营前驱"。

这诸多战役的胜利,绿营兵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战斗力和装备都得到不断提升,但是其军营中的地位和待遇并未提高。

八旗军凭借贵族的依托,享受着优质的待遇,日渐松散;长年累月的不公平待遇,慢慢消磨着英勇绿营兵的意志,都逐渐腐蚀这个军事强国的根基。

从明朝万历皇帝到康熙年间,国外流入国内的鸦片逐年增多,雍正七年时,清政府明文颁布实施的鸦片禁令。

最初的鸦片是作为药物流入国内,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渐渐显现了其致幻、损害身体的毒性。这时社会各阶层已经为鸦片"飘飘欲仙"的特质疯狂,其对中国经济和人口体质也造成严重威胁。

大清亡了后,清军残部去哪了?有一支直到1987年才“露面”

这种大环境下,军营众多将士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军纪废弛、生活腐化、将士身体素质的下降,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八旗与绿营的战斗力不断下降。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八旗兵与绿营兵已腐败不堪用。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