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虽然很聪明,但他却丝毫不喜欢读书,尤其不喜欢什么圣贤之道。他的爱好极其广泛,什么踢球、音乐、字画无一不钻研。大臣们开始上疏,要求太子回归正道,不要让这些杂七杂八、不务正业的瞎折腾把太子的学业耽误了。这一切让朱厚照知道了,更加加深了他对大臣们的反感。与之相反,在朱厚照的童年生活中,太监们则扮演了一种非常令他愉快的角色。他们不会阻止朱厚照做任何事情,无论什么,都顺着他的心意,陪着他玩不说,更不会逼着他去学什么所谓的圣贤之道。久而久之,朱厚照慢慢地和他们打成了一片。
弘治十八年,孝宗皇帝死了。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照从贪玩的皇太子一下变成了肩负重任的一国之君。五月十八日,朱厚照正式即位,改年号为正德。这两个字用在朱厚照身上,可谓是有极大的讽刺效果。他的一生,与"正"和"德"简直是一点儿都不沾边。不过此时,事情才刚刚开始。即位的朱厚照心中一片茫然,根本不知道皇帝是怎么当的。但是没关系,当年的三位重臣阁老此刻都围绕在他身边。他们会一步一步地告诉这个小皇帝,一切应该怎么做。而这时的正德皇帝也并未表现出怎样的反叛,一切都在中规中矩中运转。
朱厚照对于当时颇具美名的三位遗老大臣,可谓是言听计从。但是,没有过多久,他们之间的问题便接二连三地爆发出来了。由于这三个人习惯了弘治皇帝的办事方式,于是便将这套理论原封不动地加在了年轻的正德皇帝身上,不论大事小事,总是咄咄逼人。朱厚照对于大臣们本来就有反感心理,这样一来,更是对他们不满之极。而最让朱厚照受不了的,就是定期举行的经筵。明朝所谓的经筵,常常是在文华殿举行。这个活动一般都是群臣向皇帝进行说教和讲学,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正德皇帝对于这个无聊又没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大是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