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他最好,没有也不委屈自己。
这句话,现在听到的次数真不少!像是某种宣言,又像是累了之后的自言自语。
说女人到了中年,心里那点小鹿就没了,只剩下油盐酱醋?这话说得太早了。根本没有哪个年龄,是一道"不想男人"的坎儿。那些嘴上说着"再也不想了"的,多数只是把生活的重心,从别人身上挪回了自己这儿。
现代社会节奏太快,不是吗?
太多女人既要面对工作压力,又要操持家里的琐事,有时候累到只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一会儿。闺蜜群里的玩笑话,"男人该在的时候别缺席,不需要的时候请勿打扰",听着像段子,其实是活明白了。
谁能陪谁走一辈子啊?这道理,可能四十岁以后体会尤其深。有个人在旁边,手冷了有人捂,心里有事有人听,那是一种福气。可要是没这个人呢?自己去看电影,吃点甜品,捣鼓自己的小日子,也不算坏。幸福感,从来不是依靠谁才能获得,而是自己活得是不是那么回事。
到底啥是爱情?
初恋那会儿,爱情像烟花,恨不得整个人都扑进去烧。人到中年,生活就成了慢炖锅,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每一份平淡也是一种守护。有人觉得"爱情没了",但很少有人去品,平淡里的余味。
好像是有个说法,叫"亲密关系需求转移"?
大概意思就是,年轻时注意力都在那些情感的起起伏伏上。年纪上来了,人更在乎的是舒适感,安全感。不是对男人没感觉了,而是期待一种"被理解,被尊重,被温柔相待"的亲密关系。年岁,把女人修炼得更纯粹了,知道怎么爱自己了,这事儿……挺美的!
再强大的女人,心里也总有一块软的地方吧?
哪怕是叱咤风云的女老板,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希望有个拥抱。哪怕是洒脱的单身妈妈,孩子睡熟之后,也会盼着能听见一句"辛苦了"。这世上,真正的安全感,是身边有一个懂你冷暖,陪你吃苦的人。
但是经历越多,越能明白:好男人可遇不可求,好日子却能靠自己争取!于是,越来越多的女人,选择宁愿单着,也不想将就。就像歌里唱的:"我可以抱着你,也可以松开手。"
时间,它会教会人蜕变。
一步步靠近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既向往浪漫,也懂得自给自足;既怀念年少的怦然心动,也享受独立的自由自在。
那些所谓"不想男人了"的年纪,不过是她们终于搞明白,日子是自己的,幸福这玩意儿,要靠自己动手去雕琢。王小波说:"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孤独。"这话也未必全对,人在成熟的过程里,更能发现跟自己和解的力量。
四十岁的女人,懂得了放下不必要的幻想;五十岁的女人,学会了宽容和珍惜;六十岁以后,又多了几分豁达和幽默。
她们还想男人吗?当然还会想。
但不会再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队友在,朋友在,是锦上添花。没人陪,自己也能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有人三十岁就看透了,觉得"男人可有可无",也有人七十岁了,还在追求黄昏恋。其实女人并不会因为年龄,就停止对浪漫的渴望,只是她们更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更懂得自己值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