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给这个儿子取名为"照",寓意为"四海虽广,兆民虽众,无不在于照临之下"。后来朱祐樘再次得子,取名朱厚炜,却很早就夭折了。朱厚照便成为了明孝宗夫妇二人的独生儿子。最重要的是,他还是大明王朝迄今为止九代人中,是唯一一个由正宫皇后所生,这下,大明王朝终于有了一个绝对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朱祐樘心里怎能不乐开花?朱厚照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孝宗和张皇后的掌中宝,从小娇惯异常,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才两岁的时候,就被自己的父亲迫不及待地加封为了皇太子。
令朱祐樘和张皇后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孩子十分聪明。他双眼炯炯有神,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灵气,从小不管别人教什么,都是一点就通。于是,在他8岁的时候,朝臣们就建议明孝宗让太子出阁读书。每天,朱厚照的身边都会有十几位官员陪伴他读书,这些人都来自翰林院,其中还包括了著名的三人团队刘健、谢迁和李东阳。朱厚照也不负众望,前一天讲官教给他的东西,第二天就能倒背如流。只用了几个月,宫廷中的各项繁文缛节、礼法家规就全部掌握了。明孝宗前来检查他的学业,他率领文武官员迎送,没有任何失礼的地方。不管是朱祐樘还是当时的文武百官都相信,有朝一日,这个孩子会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位有道明君。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随着朱厚照的渐渐长大,他们发现,这个太子距离他们心目中的有道君王,开始越来越远。朱厚照的父亲朱祐樘,是一个从小在孤独中长大的人。他习惯了压抑自己内心的感受,喜怒从不形于色,从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而对于身边的大臣们,表现出的则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他用一个有道明君的标准严格地克制着自己的行为,无论他们说什么,怎样说,他的反应永远是恭敬而谦和的。他深知自己曾经受过怎么样的苦难,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远离这些苦难。因此,他不仅对朝臣宽容,对待自己的独生儿子,更是前所未有的宽容。
朱祐樘并不干预未来帝国的继承者自由玩乐的时光,也从不板着脸逼他读书习字,只有在每次与朱厚照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悉心地劝导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一旦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就会被言官们纠劾。朱厚照不解,他认为六科官员都是父亲的臣下,为什么父亲还要怕他们呢?每到这时,明孝宗都会轻声告诉朱厚照,一旦当皇帝的不能谨言慎行,大臣们纠正的奏章就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朱祐樘的本意,其实是想让朱厚照明白,怎样用一个君王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但是在年幼的朱厚照心理,却产生了另外一种直觉,就是对大臣的反感。正是这些讨厌的大臣们,让自己不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