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都能够发现一个现象:以蜀汉五虎全部谢世为标准(或者以魏蜀吴全部称帝,三国正式形成为标准),将三分时代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三分时代,英雄辈出,猛将如云;而后三国时代的战将们的武力值有一个很明显的下降,拿得出手的就没几个人了。筷子里面拔旗杆,勉强选出来几个,战绩都不甚理想,厮杀场面的精彩程度也大打折扣。
比如说,张郃、魏延这些将领在三分前期毫不起眼,但熬到了后三国时代,也成了威震四方、所向披靡的人物了。要放到以前,随便拉出来个角色,就足以熄灭他们的嚣张气焰。哪怕是华雄、武安国这样的刀下之鬼都不遑多让,更不要说文丑、管亥这类猛将了。
文鸯是后三国时代表现最英勇的战将,乐嘉城夜袭战也是整部《三国演义》最后一抹亮色。在这场战斗中,文鸯是"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又屡挫追兵,颇有些当年赵子龙在长坂坡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