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此举不但赢得幼主曹芳的安心,还让曹爽等人陷入踌躇。虽然"智囊"桓范劝说曹爽等人号令天下,诛杀司马懿。但曹爽仍认为司马懿只是为了夺权,并没有杀害自己之心。于是想了一夜,最后决定放弃抵抗,携幼帝前去负荆请罪。桓范大哭,痛骂曹爽为蠢猪,笨驴,叹道:"子丹一世英名,不想儿子竟如此愚蠢!"
司马懿的政治牌打得很好,不但赢得了其他朝臣的支持,使曹爽成为众矢之的,还让曹爽放松了警惕,愿意交出兵权。曹爽既然决定投降,听命于司马懿,那曹氏其他旧臣怎能反对司马懿呢。如果派兵公开反对司马懿,那岂不是造反。
然后,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就南征北战,为曹魏建功立业,从曹操,曹丕,再到曹睿,曹芳,已经四代过去了。当初随曹氏开疆拓土的旧臣大部分已经故去。如夏侯惇,曹仁,曹洪,曹真,曹休以及贾诩,陈群等都早已不在人世,无人能够制约司马懿了。而蒋济也听信了司马懿只为夺权之说,同司马孚一起帮助司马懿拿下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