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9年,距仁宗驾崩还有四年时,以宰相富弼为首的群臣连续五次上表请求给他加尊号为"大仁至治",但是仁宗都没有批准。但他离世后却难以阻止群臣给他加上"仁"的尊号。就连元相脱脱编写的《宋史》也对这段时期赞颂有加: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
公元1063年,宋仁宗去世,百姓无不哀伤痛哭,连乞丐与小孩都焚烧纸钱,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辽道宗耶律洪基听到其驾崩的讣告,抓住宋朝使者的手,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辽国将宋仁宗送的御衣"葬为衣冠冢",岁岁祭奠。
《大学》有言"为人君,止于仁",即为人之君的最高境界就是"仁",而纵观宋仁宗的一生,他无愧于这个"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