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打仗“10万大军”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别再被演义骗了

2021-08-25 12:52     360kuai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将领带兵几十万、带甲百万等等,而这与史料严重不符。比我们耳熟能详的官渡之战,演义中描述是曹军七万,袁绍军七十万,但很多历史学者研究表明,官渡之战袁绍军队只有十万,曹操只有七万。赤壁之战更是夸张,演义中曹操声称自己八十三万大军,但史料分析,最多不过二十万而已。可见,在演义中以及正史中,对于军队数量的描述,第一是不够准确,第二是有一定的夸大。那么根据史料记载来分析,十万大军到底一个是什么概念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打仗打的是后勤,打仗不只是打的是军队战斗力,还包括后勤以及在综合国力。在古代战争中,后勤成为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的内容。司马迁曾算过一笔账,如果从长安出发,运往九原前线一石粮食,在路上人吃马喂,需要消耗三十石粮食,可见后勤保障耗资巨大。而养兵,也是十分烧钱的工作,汉武帝时期,想要养一个骑兵,需要五户人家一年的赋税,即使在西汉全盛时期,养十万骑兵已经非常不易。

其次,是东汉末年的军队规模。大军每次出兵,都要有明确的分工,有战斗部队,也有相当数量的后勤保障部队,而在史料中,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都被算在整个军队中。而所谓的十万大军也是一样,分为战斗人员、辎重人员以及后勤人员,而真正能上战场的只有战斗人员,那这十万人当中战斗人员能占多少呢?按照史料和文献以及实际数据的计算,一般十万人规模的军队,战斗人员最多只占到六成,剩下的四成皆为后勤和辎重人员,也就是说一个十万人规模的军队,真正能上战场战斗的最多不会超过六万人。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