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牌坊第一村——棠樾村!(3)

2022-10-29 10:00  360kuai

以牌坊群的第七座"义"字坊为中心,从两头到中间按"忠、孝、节"对称排列。过了"义"字坊,又是一座贞节坊,不过该坊是为一个继妻所立,在众多的贞节坊中给继妻立牌坊当属罕见。原籍嘉定的吴氏以继妻身份进入鲍门,不久夫鲍文渊客死他乡。年仅二十九岁的吴氏矢志守节,纺织度日,孝顺公婆,含辛茹苦,扶前室孤子元标如亲生。平时省吃俭用,在吴氏年逾六旬时,将自己长年私房积蓄全部捐出用来维修鲍氏家族的祖坟,敬宗孝祖之举令鲍氏族长深为感动,逐上报官府及至朝廷,要求一视同仁,给予立坊旌表。坊额上"节劲三冬"的"节"字,部首明显偏斜,表明继妻与原配是不平等的。

鲍逢昌孝子坊,清嘉庆二年(1797)建 孝子坊

"天鉴精诚"孝子坊,是说孝子鲍逢昌孝迹感动了老天爷。明末天下大乱,鲍逢昌的父亲只身在外谋生,久无音信。清顺治三年,年十三岁的鲍逢昌下决心万里寻父。他边乞讨边问讯,费时三年,终于在万里之外的甘肃雁门关的古寺中找到了生病的父亲。他为父亲的背疽吮脓疗疮,扶持父亲回到堂樾老家。谁知进门又见母亲病危在床,遵医嘱鲍逢昌又奔富春山攀悬崖,采得乳香,给母亲佐药,母亲用药后,很快得以康复。鲍逢昌治愈二老绝症的事迹很快传颂开来,大家纷纷传说,是鲍逢昌的孝心感动了天神,是老天爷治好了二老的病的。天下皇帝也被"感动"了,逐于乾隆三十六年下旨赐建了这座孝子坊。

鲍象贤尚书坊,明天启二年(1622)建 功名坊

最后这座"恩荣"的"官联台斗"(言官职极显,功绩卓著)为鲍家十六世祖鲍象贤而建,清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鲍象贤,《明史》有传。明嘉靖八年(1529 年),鲍象贤考中进士,历任户部、刑部右侍郎,兵部左、右侍郎、按察使、都御使等职,曾远戌边防,领兵云南、统辖陕西、两广等七省,南征北战,功勋卓著。鲍象贤殁后,皇帝如失肱股,非常惋惜,以赐给他最高荣誉象征来旌表这位战绩显赫的功臣。坊额上"命丝纶"意指鲍象贤执行王命一丝不苟,如足智多谋头戴纶巾的诸葛亮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