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朝廷令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领军出征,董卓拜中郎将为副,也即当时的董卓,同样可以说是皇甫嵩的部将了。不过,刚正不阿的皇甫嵩,因为得罪中常侍赵忠、张让,坐罪免官,降封都乡侯。中平五年(188年),皇甫嵩被授为左将军,击破王国叛军,继续为东汉朝廷平定叛乱。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病重,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部队交给皇甫嵩统领。董卓不肯奉命。相对于忠心耿耿的皇甫嵩,董卓自然是野心勃勃。在东汉衰微的背景下,董卓紧紧攥住手中的兵权,想要趁势获取更大的权力。
四
最后,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都城动乱,董卓在北芒立下了救驾大功,回京后便掌权。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董卓掌权之后,不仅忌惮皇甫嵩这位名将,更想报复这位老上司,于是他授意手下将皇甫嵩抓了起来,甚至准备将其杀掉。对此,皇甫嵩遭到陷害下狱,经过儿子皇甫坚寿拼死求情,得以保全性命。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后,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屠灭董卓宗族。

不久,李傕、郭汜攻入长安,杀死王允等,把持朝政,皇甫嵩又改任车骑将军,同年八月,升任太尉。十二月,被免。此后,又任光禄大夫、太常等职。兴平二年(195年),皇甫嵩病逝,朝廷赠以骠骑将军印绶,任命他家里一人为郎官。唐德宗时,皇甫嵩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皇甫嵩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也即和诸葛亮、关羽、张飞、张辽、张郃、陆逊、周瑜、邓艾等三国时期的名将一样,皇甫嵩也获得了唐朝和宋朝的追封,成为古今公认的名将。总的来说,在东汉末年,皇甫嵩战功赫赫,堪称第一名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乱世之中,皇甫嵩没有丝毫篡权的野心,甘愿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