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少康在位二十一年,至于他的所谓"中兴"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很遗憾,史籍对此没什么交代。历史倒是记载了在窃国大盗寒浞治下的那幅官府轻徭薄赋、百姓安居乐业的平和景象。至于少康复辟后的那段空白的历史档案倒是令人疑窦丛生和浮想联翩:是无事发生?是故意忽略?是为尊者讳?还是不堪入目?
我们现在所能够得到的少康复国后的唯一线索就是酒,如东汉《说文解字》:"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酒就是用粘高梁来酿酒,少康原来就是酿酒行业的祖师爷。可是,酒这玩意,虽然对平常人来说不至于有大害,但是对于君主来说通常意味着什么呢?
在位十七年后,少康悄无声色地殁了,接着他儿子杼继位。杼为了方便调教那些不喜欢夏朝统治的东方夷族,故意将都城东迁,要进一步去亲近他们。据说杼脑袋闲不住,总爱搞些小发明,还亲自设计制作了一种能抵挡箭矢的甲胄--练甲,这是一种缣帛夹厚绵的布甲,偶尔也缀上几块牛皮,很厚实,士兵们有了这层生命的呵护后,在战斗时就会勇敢了很多。
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杼就跟东夷族的各部落给耗上了,他不依不饶地一直攻到东海边,尽可能地扩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后完全降服了东夷族。因此,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够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位名王。杼曾先后迁都到原(今河南省济原县附近)和老邱(今河南省陈留县附近)。
至于那个篡位的后羿,他之所以要争夺王位,是因为看到了国王所拥有的无限权力可以让人随心所欲地进行享受。可是,在他取得了权力后,为了随心所欲地进行各种的享受,则又不得不把权力分给他人,乃至造成了大权旁移,反而使自己处于一种危险得多的境地,这难道不是一种权力的悖论吗?早知如此,还不如象当初那样简单地做一个部落的头领来得痛快些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