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开国皇帝都喜欢杀功臣吗?朱元璋把开国国君的名声搞臭了

2022-10-11 05:59  360kuai

许多人心中都认为:中国古代的开国皇帝都喜欢杀功臣。实际上,中国古代大量杀功臣的只是及其个别的例子,在大多数朝代,功臣都是受到重用的,并且在建国后继续为王朝效力,发挥余热。如商鞅的开国元勋伊尹,先后辅佐的5个国王。周武王灭商朝之后,将功臣进行了分封,如姜子牙被分封到了齐国。后来姜子牙还参与了平定"三监之乱"。

春秋时期的两个国王开启了杀功臣的先例,一个是吴王夫差,一个是越王勾践。吴王称霸后,夫差逼迫伍子胥自杀。勾践灭吴后,也同样杀害了大夫文种。而孙武和范蠡则急流勇退,逃离了高处不胜寒的杀机。范蠡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句话成为了千古箴言。

而历史上首次出现大规模杀害功臣的朝代是西汉,主导人物就是汉高祖刘邦。刘邦在建立西汉后,分封了许多异姓诸侯,如韩信、彭越、英布等。分封这些诸侯实际上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在刘邦的统治稳定后,就开始设法将这些诸侯铲除,因此,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最终被杀害。不过从本质上来说,刘邦铲除的是未能进入中央系统的诸侯,并非大臣,因此和后来朱元璋杀功臣具有很大的区别。如萧何、陈平、周勃等在中央任职的官员,刘邦还是十分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