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北伐:气吞万里如虎的北伐为什么会落幕?(7)

2021-08-26 06:13     360kuai

这个"托"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政治依托、其二是军事依托。首先政治上的依托是基于时代背景,刘裕掌握军、政大权之后就开始着手打压士族和司马宗室,王愉(太原王氏)、谢混(陈郡谢氏)、郗僧施(郗鉴曾孙)、刁氏都被刘裕所害,东晋有名有姓的高门望族多多少少都和刘裕有矛盾,他们如果联合向刘裕发难,怎么办?原本刘裕一直是依靠刘穆之威慑豪门,但刘穆之死了啊,刘裕还能靠谁压制他们?《宋书》:高祖(刘裕)起自匹庶,知民事艰难,及登庸作宰,留心吏职。刘裕是寒门起家,"留心吏职"就是压制地方豪强,这是寒门和士族的阶级矛盾,终生无法调和。刘裕自掌权就开始打压士族,一直到死都没放弃。基于史料,我个人认为刘裕是担心自己和士族的矛盾会因刘穆之的死而爆发,因此赶忙回去坐镇霸府,以威慑士族。

同时军事上的依托也很好理解,刘裕远征在外,如果他北伐成功了,那个人威望势必会上升的极点。他会不会借机打压其他士族?会不会借机专权?大量史书记载了刘裕在攻克长安之后就想着加九锡,"加九锡"一度是权臣的标配,一旦刘裕成功了,那其他人怎么办?基于这点,其他人很有可能给刘裕使绊子,阻止刘裕北伐成功。他们希望的是什么?他们希望刘裕北伐成功吗?不,他们希望的是刘裕战死沙场,然后向"霸府"发难,最后接管刘裕的权力。刘穆之活着的时候还能避免他人使绊子,持续为刘裕输送粮草,为刘裕北伐保驾护航。但是刘穆之死了,这个就不存在了。万一东晋延缓给刘裕输送粮草,刘裕会不会战败?会不会被部下所杀?诸葛亮有一次北伐失败就是因为李严输送粮草不力,导致大军无奈班师。因此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刘裕放弃北伐也是无奈之举。

3:地域使然

始,裕欲留长安经略西北,而诸将佐皆久役思归,多不欲留。同时史书还有这一条记载,刘裕想要继续西进,但是将士们都想着回家。而且参军王仲德也认为:"今暴师日久,士卒思归,迁都之计,未可议也"意思很简单,士兵们都想回家,继续作战恐怕会失败。为什么这些人都反对北伐?我个人认为有两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