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龄青年"在我国可以享受晚婚的若干待遇,但是,几乎没有人是为了这份待遇而争当大龄青年的。当然,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导致许多青年因为缺乏竞争力而被划入大龄青年行列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比如:没有住房,许多挺不错的小伙子常常就是因为在迟疑再三之后,把谈了三四年的对象带到三代同堂的陋室时忽然间不幸沦为大龄青年的,但更多的人,则是在他们已经大龄到不再是青年的时候,才不得不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其它方面,比如:婚姻。
其实,"大龄青年"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词汇,在中国古代这种"大龄青年"的现象就早已存在了,甚至是历朝历代都有。根据统计数字,宋朝的大龄男青年和大龄女青年是封建史上最多的。在笔者看来,宋代之所以有那么多"剩斗士",完全是重文轻武惹的祸。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宋开国以前,天下纷争四方扰攘。让世道重归和平的赵匡胤,畏惧那些拿着枪杆子的武将。所以,自大宋开国,武将的待遇便一天不如一天,文官在朝廷里更加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