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年刘秀争夺天下的资本只有河北,而河北旁有幽州彭宠反叛,内有内黄五校贼作乱,此时刘秀则面临关中、南阳、淮阳等地多线同时作战的问题。真定宗室若联合彭宠作乱会使刘秀腹背受敌,这时,立郭圣通为后,刘疆为太子,确实是一个良策。其次,在刘秀建国过程中,阴丽华并没有跟在他身边,群臣大多不知阴丽华,而且她没有子嗣,对他们来说,没有子嗣就意味着没有传承,平常百姓家尚且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是动荡不安的建国初期,为了自己不白辛苦一遭,他们是绝不愿意仅仅因为一个原配身份就支持阴丽华为后的。最后,中宫正位,身负管理后宫之责,以阴丽华的资本也很难超越出身高贵且育有子嗣的郭圣通。此时,无论从出身、资历、子嗣、对政权的作用和对朝臣的价值等各个方面上来说阴丽华均无法跟郭圣通相比。所以她坚决辞让,始终不肯接受后位。
考虑到国家形势和朝臣们的不安,刘秀最终不再坚持立阴丽华,接受了她的辞让。建武二年四月在苏茂杀淮阳太守依附另一位称帝的宗室刘永之后,刘秀册封宗室,五月封谋反的故真定王刘扬之子刘得为真定王。六月,郭圣通被册封为皇后,其子刘疆被册封为太子。阴丽华以原配名分让出后位成为刘秀后宫特殊的存在、刘秀得以有嫡子作为正式继承人稳定朝堂、郭圣通得到皇后之位,不得不说,在当时的形势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从国家角度考虑,这个决定是三个人最恰当、最顺理成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