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压力有多大?一首童谣差点动摇了大汉王朝的根基!

2024-03-20 08:42     搜狐网

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子,大概是生在监狱的缘故,其人有点脑残,最离奇的一件事,就是他在文帝六年的造反事件。“脑残兄”组织了七十人、四十辆车,正式宣布起兵!

就这点寒酸的人数,还没有王府的丫鬟们人数多,估计刘邦都会被臊得抬不起头。结果,平叛大军一到,刘长才发现不及时补脑是一件很严重的事,赶紧亡羊补牢,投降!

刘长

大臣们对这件事很气愤,纷纷上疏要求处死刘长,这家伙一而再再而三地干出无法无天的事:“淮南厉王骄恣不奉法,其所论狱,若为黄屋、擅拜丞相、爵关内侯、收聚诸侯王人亡命、贼杀无罪人法皆可以死。”——王世贞语

除了王世贞所言,刘长还干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私杀前丞相审食其!这些事,随便拿出任何一件,都足够砍头,遑论这次公开的谋反。让人意外的是,汉文帝不顾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仅仅将刘长剥夺了王位,流放蜀地。汉文帝为了照顾刘长,还特地命令沿途给刘长陪每天五斤肉、二斗酒的待遇,王府十名美人一路侍从。

没想到坐进囚车的刘长突然悔悟了,他半路上对人说:“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都怪自己骄纵过了头,于是绝食而亡!

汉文帝对刘长之死“哭甚悲”,杀了沿途不肯打开槛车的官员,并以侯爵之礼安葬了刘长,隔一年,又册封刘长的四个只有七八岁的儿子为侯。本来,这个荒唐的谋反案可以画上句话了。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民间突然流传起一首民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大概意思是说:哪怕只有一尺布,也可以做一件衣服共用,即便只有一斗粮食,也可以做到共享;怎么兄弟俩就不能相容呢?显然矛头直指汉文帝,你都富有四海了,不缺一尺布一斗米了,为什么独独容不下亲兄弟呢?

汉文帝听到这个传言,叹了口气,说:“尧舜放逐骨肉,周公杀管蔡,天下称圣,何者?不以私害公。天下岂以我为贪淮南王地邪?”于是,汉文帝将城阳王改封为淮南王。四年后,又改封刘长的长子刘安为淮南王,次子刘勃为衡山王,三子刘赐为庐江王。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