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众烧毁部下暗通袁绍的书信,背后却有个阴招,尽显奸雄本色(2)

2025-03-05 10:02  360kuai

袁绍披甲不迭,单衣幅巾上马;幼子袁尚后随。张辽、许褚、徐晃、于禁四员将,引军追赶袁绍。绍急渡河,尽弃图书车仗金帛,止引随行八百余骑而去。操军追之不及,尽获遗下之物。所杀八万余人,血流盈沟,溺水死者不计其数。操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给赏军士。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火烧乌巢,袁绍大将张郃和高览又归顺了曹操,令袁绍大军人心惶惶。谋士荀攸建议曹操故意放出将兵分两路攻击邺郡、黎阳的假消息,诱使袁绍分兵,之后再集中兵力向袁绍的官渡大营发动突袭。曹操依计而行,袁绍果然上当,从官渡调走了十万大军。曹操得知袁绍中计后,立即将全军分成八路,向袁绍大营发动猛攻。袁绍措手不及,八万将士被杀,自己仓皇而逃。战斗结束后,在袁绍丢弃的物品中发现不少曹操手下的文武与袁绍暗通的书信。有人建议曹操找出这些人并全部除掉,但却遭到曹操的拒绝。曹操将这些书信付之一炬并不再追究。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不计其数", 意为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代周密所撰《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中的"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