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最后为何收葬魏忠贤遗骸,魏忠贤不死真的大明不灭吗?(2)

2024-12-07 08:42  360kuai

公私分明,魏忠贤为稳固个人权势,不免有党同伐异、残暴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从前力排众议、斗胆重用辽阳战胜后遭受毁谤的熊廷弼,不徇私情、决断免除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昧心引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仍是心系国家、讲求准则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杰出,辽东形势平稳,这层才能、这种气魄、这份功劳,仍是应该被认同和必定的。

崇祯即位的时分,国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凶相毕露,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魏忠贤这样赋有处理军国大事经历和把握动乱时局才能的"能人"来独立自主,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根深蒂固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崩塌崩溃。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停息民愤,更是为了报仇雪恨和独掌大权,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势完全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可以不动声色地一举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自我标榜的人生得意之作。然而,正是由于过火赏识自己的才华,过度迷信自己的才能,却让他从自傲变得自傲,终究变得刚愎自用。魏忠贤身后,崇祯重用了倡议儒家思想的东林党人,但在国内动乱、边关危殆的存亡之际,那些擅长空谈、治国乏术的文人儒将能有什么作为 杨鹤对民俗剽悍的起义军实施"招安",袁崇焕与狼子野心的皇太极私下"和谈",无不表现出东林党人的庸俗、窝囊、酸腐和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