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因防备辽国导致大名府战略地位提升,宋朝灭亡后则不复辉煌(2)

2024-04-14 07:42     360kuai

赵祯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在蓟县、通县和唐山一带集结重兵,意图南侵。消息传到京师之后,对于该如何应对,文武官员却出现了争议,很多人主张将京师迁至洛阳,另有部分人主张积极与辽国讲和,主战派反而只有少数。

丞相吕夷简因为曾有在大名府为官的经历,对于黄河以北的情况极为熟悉,于是他说道,"使契丹得渡过河,虽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闻契丹畏强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吕夷简

于是,大名府便成为了北宋继西京河南府、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之后的第四个京城,史称北京大名府。作为京师的北大门,只要守住大名府,就等于堵塞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故而北宋在大名府的建设上可谓倾尽全力,外城周长达48里,宫城周长也有三里,可谓相当雄伟壮丽。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