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本为权倾朝野的奸臣,为何最沦为沿街要饭的乞丐呢?(2)

2021-08-07 09:58  360kuai

而他在翰林院的日子里也没白闲着,他并不满足于一辈子在翰林院做一个院事,于是借以同乡之情攀附夏言,而之所以要讨好他,完全只是因为其任礼部尚书,同时也是世宗皇帝的宠臣。凭借着自己对官场人际关系的研究,严嵩逐渐跃升,嘉靖四年之时,他就升任国子监祭酒,过了几年又升任礼部尚书。成为礼部尚书后的严嵩有幸与嘉靖皇帝频频接触,由于嘉靖皇帝崇尚道教,所以严嵩借此机会多加讨好。曾有一日,嘉靖皇帝将沉香水叶编制头冠赐予朝殿上的大臣,严嵩接过后视若珍宝,每到朝会之时都会戴上,同时还用一层薄薄的轻纱罩住叶冠,保护得十分小心。此举被嘉靖皇帝发现后,尤为高兴,同时心里更加器重严嵩。不久之后,严嵩就被升任了太傅之位。此时的严嵩为了获取更高的权力,只能斩除路上一切的绊脚石,而这颗石子包括当初的恩人同乡夏言。他使用栽赃陷害之法诬陷夏言受贿,由于当时其很受皇帝信奈,所以严嵩的话被皇帝所采信,逐将夏言下狱处斩,夏言的一班亲信也在调查中受到牵连,数人被贬责降职。而严嵩借此诬陷之计获功,成功进任内阁首辅,开始了自己权倾朝野的腐败之路。

查阅史料,我们可以将严嵩的罪责分列如下:第一、迫害良臣。严嵩在出去自己的对手夏言后,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凡是朝中大臣敢在朝堂之上弹劾其,之后都会招到他的报复,涉及到的官员或被贬黜,或被处死。第二,置国家与臣民于水火之中。成为内阁首辅的严嵩并未想法设法开源节流,制定国家发展规划。而是想着怎么样讨好嘉靖皇帝。皇帝所要求的,他都会做到,大兴土木和骄奢淫逸使得明朝财政入不敷出。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生活日渐困难,国家也陷入了财政赤字的窘迫之境。第三,纵子卖官。他有一子名叫严世蕃,当他年老之后,严世蕃干起了买卖朝廷官职的勾,但其即使知道也不加制止。而严世蕃凭着卖官这条路发家致富之路,就已富可敌国。

最终,大臣徐阶利用嘉靖帝喜好道教的特点将严嵩父子打入了深渊。两父子被扳倒后,从府内抄没出百万两黄金白银,数目之巨,令人咂舌。严世蕃因买卖官位,被斩首示众。老年丧子的严嵩虽保住了性命,却最终一无所有,拿着破碗在街边要饭。两年后,人们发现一身破烂的他死在了坟舍前。严嵩的一生就如同山岭起伏,起起落落,来时空空,走时亦空。下场凄凉,而他机关算尽,最终也只不过是皇权面前的小宠物,被玩弄于鼓掌之间。而这样的人物,不知是该被唾骂,还是被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