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渭水之盟、澶渊之盟、靖康之耻及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

2022-12-08 12:00  360kuai

渭水之盟、澶渊之盟、靖康之耻以及土木堡之变都是古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发生的碰撞。其中渭水之盟与澶渊之盟都签订了和平协议,而靖康之耻与土木堡之变则是以中原王朝的失败而告终。

一、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发生于唐太宗执政初期,为应对突厥的突然入境,唐太宗与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杀白马结盟,互不侵犯,此举为唐朝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隋朝时期杨广即位后,因过于急功近利,杨广将隋文帝杨坚打下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江山岌岌可危。

李渊不愿屈居人下,在关陇贵族的支持下,李渊父子起兵反隋。为了解除北方的威胁,也为了交好突厥,李渊向突厥称臣,并且唐军旗帜全部为白色,而这也是突厥的颜色。

李世民即位后,突厥的颉利和突利可汗率军南下,准备趁唐朝国力衰弱之际获取资源,但是先有李世民怒斥突厥违背约定,又有唐军列于李世民身后,突厥见唐军军容齐整,又有备而来,意识到无法取得胜利,便与李世民在渭水桥上签订和平协议,并杀白马立盟。

不久之后,强大起来的唐朝国力恢复,李世民命李靖等人出击,突厥大败。

二、澶渊之盟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其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因为占有燕云十六州的辽国始终对于北宋有莫大的威胁,于是赵光义组织了北伐,然而结果差强人意,自此以后,北宋对于辽国开始转变为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