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抄和珅家更赚钱的项目,人人都能参加,终成晚清经济支柱(4)

2021-09-30 07:19     360kuai

由于僧多粥少,清政府开出了大量的“空头支票”,也就是候补、候选官职的出售,可尽管如此,买官者的热情依然高涨。据统计,宣统末年,仅江宁一地,从道台至营佐,排队等待候补的买官者就高达三千八百余人,而实际空缺的位子却只有一百多个,比例达到了三十比一,也就是说,30个买了官位的人里面,有29个都是白花钱的。

而根据《剑桥中国晚清史》的记载,太平天国运动前,清朝有官衔的人群中,捐纳者的比例就已达32%,而到了洋务运动时期,这个比例更是上升到了66%,几乎可以说是无官不捐。

(2)全民中毒

在这种“病态”制度的影响下,整个大清从肌体到骨髓,都渗入了无法清除的“剧毒”,以至于一些雷人的事情频频发生。

当时流行“凑份子钱”来买官,有浙江绍兴人蒋渊如跟4个朋友,集资购买了“知县”职务(正处级)。根据约定,由蒋氏担任知县,其他4人分别安排到财政、税务、交通、建设等肥缺部门当“一把手”(正科级)。五人狼狈为奸,贪赃枉法,每年收入可达20万两白银。三年后上级考核,蒋县令因贪腐被“双开”,但这个“作案团伙”早就满载而归了。

还有更雷人的做法,就是“贷款买官”。当时有一种职业叫做“赌子”,专门为准备捐纳但资金不足的人提供信贷服务,条件就是买官成功后,捐纳者必须聘用“赌子”担任账房师爷,负责管理钱财,对当官后所得利润进行分成。一般来说,“赌子”至少要分到五成,也有七三开的,有时候甚至全部归“赌子”所有。

不得不说,中国人“官本位”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像上述“凑份子”、“贷款买官”等行为,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封建社会长期实行“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标准,无论是通过科举,还是通过捐纳,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进入“士”这个最高阶层。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