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日记如何记载南京沦陷?(3)

2024-02-26 13:42     搜狐

在实际军事准备上,防空是抗战不可欠缺的一环,民国廿三年(1934年)十一月,首都南京举行了民国历史上首度的防空演习,参演部队包括高射炮队、防空监视哨、交通管制、救护大队等,人员达8,756人,全国共有21个省市到场观摩,之后并举行防空宣传周,以唤起民众认识防空,这正是准备抗战,减少损失的具体作为。

民国廿五年(1936年)十二月,西安事变爆发,既空前凝聚了国民政府与蒋中正的支持基础,也使得日本对于中国更为忌惮提防,日军少佐井上谦吉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著作出版的「北支事变与支那的真相」一书中,根据国民政府的抗战部署,绘制了「支那抗日作战体势图」。

当中清晰标注,国军主要配置,中央军在河北一线后援陆军第廿九军,与山西方面形成犄角之势,而主要国防第一线,沿陇海铁路展开;在长江下游京沪杭一带,日军称为长江要塞,随战局防御态势,中方可能退守,以长沙为要点,对东、对北,分以江西南昌及湖北武汉做为防御核心,构成国防第二线;而最后,系以四川做为全国国防的复廓阵地,由这一图纸中,不仅可以窥见日人对华用心之密、着力之深,也反映了国民政府全面准备抗战,决心持久抗战的战前举措。

抗战爆发后,北平天津迅即沦陷,由于日军进犯平绥线要地南口,蒋中正极为信任的军事将领陈诚,乃建议按照前一年度的作战准备思想,于上海大举增兵,此举不仅希望改变日军作战轴线,更是因为如不迅速解决日军在上海驻军,迎击其后续增援部队,国都南京势必迅速陷于敌人的威胁之下,因此,国军在淞沪抗战的第一阶段,不分军种的作战目的,即是消灭现已驻留上海敌军,并阻止日军继续增兵上海。

虽有正确的战略设想,甚而有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人员穿梭于华北、淞沪前线,但面对早有准备的日军部队,国军预期的奇袭效力甚为,同时,尚未全面完成整理的国军部队,在用兵思想、武器装备、人员训练、后勤管理上,缺点一一暴露,随着前线基层的大量损耗,形势更不容乐观。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