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被叔叔颠覆,罪魁祸首是朱元璋,他的“帮忙”害了朱允炆

2021-01-01 14:51     360kuai

中国的开国之君,几乎个个都是“充满智慧的暴力最强者”。他们做皇帝前杀尽政敌,做皇帝后杀尽战友,可谓“十足的强人”。

但这些强人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经常会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他们最终往往选择那些既不“充满智慧”,也不拥有“强人性格”的人接班。结果他们一死,既定接班人就遭颠覆。李渊的原定接班人李建成,被弟弟李世民干掉;赵匡胤的法定接班人赵德昭,也被叔叔赵光义逼得自杀而亡。朱元璋最典型,他在接班人的选择和扶持上,费尽心机,但最后还是遭到被颠覆的命运。建文帝朱允炆拥有无可置疑的国家“主权”,为什么会被边关的藩王四叔朱棣横扫出局呢?

主要是因为爷爷朱元璋帮了倒忙。

本来,朱元璋一心想为孙子接好班“服务”,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太子朱标在世时,对父亲屠戮功臣的行径感到心惊肉跳,曾进谏说:“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拿来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朱元璋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除干净了,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所杀的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福啊!”

朱元璋这个“除刺理论”说明,他杀功臣的主要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巩固权力,更深远的用意,是为了接班人高枕无忧、顺利接班。

太子朱标不以为然。这个指定接班人比起父亲来,还算有颗仁者之心。但他死在了父亲前头。朱标死后,朱允炆接班。为了让孙子顺利接班,朱元璋的“除刺”运动达到“无限扩大化”。其一手打造的《逆臣录》,涵盖了“一公、二伯、十三侯”所有高官。

但事情却并没沿他想象的那样发展。一代强人朱元璋活了71岁,在孙子快到20岁时撒手人寰。铁腕十足、“除刺务尽”的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尸骨未寒,一切良苦用心就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