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两次失败,为何都是被流放,而不是被杀害?(4)

2025-06-02 08:02  桃烟读史

拿破仑两次失败,为何都是被流放,而不是被杀害?

皇帝自然是被很多人看成暴发户的,但是从肉体上消灭拿破仑,几乎是对君主政权的挑衅,英国的政体和欧洲的大陆强国是截然不同的,做为拿破仑命运的决定者,英国不会冒着挑衅君主制度神圣性的危险公然的杀害拿破仑的,更不用说威灵顿公开表示对皇帝的维护。

2.神授君权的神圣性

皇帝从教皇手中夺过了皇冠戴在头上,是对教权公然的蔑视,然而这也表示拿破仑的皇帝头衔,是得到了教会的认可的,这在欧洲王室圈子,是非常重要的认可。皇帝家族的成员如果被肆无忌惮的屠戮,就是对所有欧洲君主的挑衅。

虽然俄国和奥地利,普鲁士,有大量的希望皇帝被处死的人物,但是在百日复辟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公然提出处死拿破仑,这是欧洲的道统,在一次世界大战彻底的摧毁大多数欧洲王室以前,虽然国家间敌意浓厚,但是王室成员基本的人身安全关乎的是所有王室贵族存在的基础,一般来说,事情要做也不能做在明面上。

3.王不杀王

拿破仑得势的时候,也没有人身伤害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王室,除了革命阶段的逮捕波旁王朝的当甘公爵枪毙,拿破仑在称帝后就努力的在王朝战争的框架内处理欧洲的皇室成员。

这是欧洲中世纪贵族政治准则的延续,拿破仑已经进入了那个圈子,他的人身安全就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处死拿破仑是对自己地位的亵渎,他在法理上提供了这样的逻辑基础,皇帝和普通人一样,都是可以肆意杀害的,而这明显伤害了顶级统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