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碎银子”没有面额怎么用?出门带银子需找零的时如何处理?

2021-08-12 06:52     历史象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用银子交易的场景,有的是整锭的元宝,有的是小块碎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碎银像小石块一样大小不等,上面也没有标出具体面额,那么人们在交易的时候是怎么使用的呢?

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碎银从何而来

其实古代的银子本来都是铸好的银锭,但是因为面额比较大最小的也有一二两,在日常使用中很不方便,所以人们就用剪刀把大块银锭剪成零碎的小块用于日常小额交易,古代的银子大多为纯银,所以质地较软,用钢剪就可以剪开。碎银子因为大小不等没有准确的面额,所以付钱的时候要用专门的“戥[děng]子”(又称戥称)称量。

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戥称

戥子据传是宋代刘承硅发明的衡量轻重的精密器具,在古代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经典抗战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有一句经典台词其实已经点明了碎银的交易形式,那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