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之死,对朱元璋的打击很大。朱标是个好孩子,除了太过于仁厚之外,其他各项指标都很高。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顺利接自己的班,但是在这之前,朱元璋更希望能让朱标能变得更像自己一点。所以在朱标生前,朱元璋对朱标很严厉,这让朱标压力很大,最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朱元璋认为朱标之死,自己的责任很大,所以很愧疚和自责。朱标虽然死了,但是生活要继续,继承人也得找。朱元璋深感愧对朱标,便决定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当皇太孙,而且他也爱屋及乌,很喜欢自己的这个孙子。朱元璋在有限的生命里,天天将朱允炆带在身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好让朱允炆尽快熟悉皇帝这份工作。朱元璋的这一举动明显让他的其他儿子很不满。
不满的原因在于,一般来说,太子死了,得由其他有能力的儿子顶上去,哪里轮得到孙辈上位。这其中反应最大的,也最有势力的一个人就是燕王朱棣。朱棣在一次进京朝见的时候,表现出了对于朱允炆的不屑和不恭,这让耳目众多的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担心的就是这个,为了给朱允炆铺路,他已经杀了许多文臣武将,现在自己的儿子也成了不稳定因素,朱元璋很生气。朱元璋让人找来朱棣,将他大骂一顿,还警告他不许再对朱允炆不敬。当时朱允炆就站在旁边,朱棣走后,他就对朱元璋说,我现在年幼,将来如果得登大宝,还指望着叔叔们为自己戍守边疆呢。朱元璋觉得他说得有理,便将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也封王,派到各地驻扎。但是朱允炆毕竟也不是傻子,他何尝不知道叔叔们手握重兵对于自己的威胁有多大,于是他又对朱元璋说,这样做虽然有利于国家边境安全,但是如果他们造反怎么办呢?其实朱元璋的内心深处,最怕的也最不愿意相信的问题就是这个。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在当皇帝之后对自己的家里人很好,儿子们基本都封王封爵,待遇很高,生怕他们过得不好。朱元璋相信,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就不会闹事,毕竟自己当年如果不是被欺负得不行了才造反的,但凡有一口饭吃,可能他也当不了现在这个皇帝。听了朱允炆的话,他不知如何回答,杀臣子可以,但是要动自己的儿子,他可舍不得。此事就不了了之。直到有一天晚上,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朱元璋梦见一个身穿黄金甲的武士,带着四个士兵,在一个僧人的带领下,从紫荆城的北门来到金銮殿。武士逼迫朱元璋将传国玉玺交出来,朱元璋将传国玉玺抱在怀中,不肯交出来。武士便上去抢,朱元璋情急之下将一个桔子扔了过去,武士反应很快,一伸手就将桔子拍得稀巴烂。武士见朱元璋反抗,便抽出宝刀,向朱元璋砍了过去,朱元璋大叫一声就醒了。朱元璋醒后,想了一夜,难道真是有人造反,又是谁呢?北门是北方,又是四个随从,难道是位于北方燕国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将桔子打碎分明是不识大局(桔),要谋夺皇位。那和尚又指的是谁呢?朱元璋越想越后怕,心中隐隐对朱棣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担心。第二天朱元璋派人传唤朱棣,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来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