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老真要出现了?基因编辑获诺奖,幕后金主竟是李嘉诚(2)

2024-11-17 06:42  搜狐

事实上,基因编辑技术早已推行,但利用Cas9技术对基因进行编辑,还是会有不少已知的风险。基因要切割的地方叫做靶点。不小心切到了靶点以外的基因,就叫脱靶。这样一来的话,会引发很多不可预测的基因突变,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一些新增的、莫名的疾病。

另外,镶嵌现象也是很尴尬的。对基因进行编辑的过程中,用Cas9技术编辑多细胞胚胎,由于被修饰细胞的数量难以控制,最终可能只有部分细胞被成功编辑,导致出现被改变和未改变的遗传嵌合体。

举例直白来说就是: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结合生育,生出来的小孩或者是黑人肤色、白人肤色或者介乎于黑白之间的肤色。但经过基因编辑,会出现黑白相间的肤色,也可能会半身黑色半身白色。除此之外,还会导致下一代成为癌症易感者或其他疾病的易感者。

基因编辑婴儿一出现,很多人感觉要“完犊子”了,除了魔盒被打开以外,还有就是这种行为的不可逆转。也就是说,如果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出了问题,带来各种病变。那时候想要把基因重新改回去是不可能的。这些基因编辑带来的问题,除了在个体躯体里留下印记直到死去,还会遗传给后人。

在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出生后,还有许多讨论集中在伦理层面。

在现阶段,涉及基因组编辑的人类胚胎都在伦理委员会的监管下,确保不能发育成活人出生。但贺建奎的团队不仅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还让胚胎发育成熟,足月分娩。

这才是让所有人都毛骨悚然的地方。毕竟,当人类拥有了上帝的剪刀,没有人能预知会发生什么。

201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了一份长达221页的报告,这份名为《合成生物学时代的生物防御》,由13名领域内的权威科学家共同撰写。

报告中强调,近几年迅速崛起的合成生物学正在带来新一代的生物武器威胁,其中,基因编辑工具的发展,使恶意的生物信息编辑变得更为广泛易得且快速,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国际安全隐患。

如果基因编辑的魔盒一开启,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医生,我想我儿子的JJ有66厘米长,你给编辑下基因。(你儿子的心脏会因此变得不能耐受超过60秒的剧烈运动,你儿子要这铁棒有何用?)

医生,我想我女儿要有吞吐丝网的功能,你加点大蜘蛛的基因进去嘛,亚马逊丛林最大的那只。(你要进口的还是国产的?要不“盘丝洞”你先预定好吧。)

医生,我想我儿子以后学打拳,所以帮他把痛觉基因摘除了吧,要不再把拳头增大,把体型增大,两米六身高怎样?你觉得再加个金角大王的角是不是很帅?哦,后期我想嵌颗钻石上去,能不能留个小孔啊。

医生,我感情受了很大伤害,我觉得男人没一个好的,我不想我女儿以后为此伤心,所以帮我把我女儿的情感体验能力去掉吧。我只想她做一个无情的广东人。

所以,任由这个魔盒打开,别说可能出现丧尸成群了。没准为了争夺地球世界,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是编辑过基因的新人类和自然繁殖的旧人类之间的战斗,旧人类就此被团灭,无情的新人类以杀戮父母辈为乐。

然而,就是这样的“危险”,现在却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其中,似乎有什么地方搞错了。

这是全人类的希望?

从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中可以看出,对于基因编辑技术本身,科学界怀揣着美好的希冀。

“有望催生创新性癌症疗法,并可能使治愈遗传性疾病这一人类梦想美梦成真。”

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最大的期待就在于用来治疗人类疾病。

也就是说,在诺奖委员会看来,技术应该不断探索以及得到支持。至于技术带来的负面结果,或者是族群的失控,这应当是社会管理者在规则层面去进行约束。

其实,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病救人的意图,一直都有体现。

早在2019年9月,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邓宏魁等人,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新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治疗艾滋病。

科学家对人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失活CCR5基因,并将编辑后的干细胞移植到HIV感染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

最终,基因编辑后的干细胞在动物模型中可长期稳定重建造血系统,并且其产生的外周血细胞具有抵御艾滋和白血病能力。

这是世界上首例通过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案例。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本身就是救人的。但即便是治疗的操作,依然未能预估它将存在的影响。

在出现了贺建奎事件之后,仍然将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基因编辑技术,或许也代表着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态度:技术本身无罪,重要的是怎样使用这种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也确实已经发展到较为先进的地步。

现在,任何科学家想要研究一个动物基因,只需大手一挥:“给我把这个基因敲了!”“给我把那段DNA序列塞到这个基因里!”不消半年,就能“定制”一批基因修饰动物出来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