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诺贝尔奖,这意味着这项技术得到了最高的认同与背书。所以,下一步将如何?会不会出现大爆发,广泛推广和使用?
要知道,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尝试在家里自己进行基因编辑了。
一位名为乔赛亚•扎耶那的“生物黑客”被称作“全球对自己进行基因改造的第一人”。他用 CRISPR 技术敲除了肌肉生成抑制素基因,希望借此增强自己的肌肉。
但他并不是在实验室或医院进行这项操作,他的操作地点是——自家车库和厨房里。
恍惚间,基因编辑大爆发仿佛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
毕竟,大爆发意味着可能存在的失控。规则约束与道德谴责,并不能左右那些在地下做研究,想要长生不老的政客和富商。
要知道,李嘉诚老先生便对此抱有满满的期待。
庞大的利益链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出炉后,还有一个新闻被许多人忽略:李嘉诚为此落泪。
他落泪或许不是因为看到了前文中所说的种种危险,而是喜极而泣。
2011年时,李嘉诚基金会就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捐款4000万美元,兴建“李嘉诚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中心”。
2014年,又捐资1000万美元,支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基因组学创新计划(Innovative Genomics Initiative, IGI),同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立李嘉诚基因组学工程中心、特设讲座教授席。两校为有关研究拨款200万美元作启动资金。
这个IGI计划执行总监正是杜德纳。此外,杜德纳还被聘为李嘉诚生物医学及健康科学校长讲座教授。
也就是说,李嘉诚为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投资超过3亿人民币。而他对于基因技术的痴迷,早已持续很久。
2017年9月,一款名为tru niagen的抗衰老产品悄然在屈臣氏香港的100多家零售店面中上市,许多人都十分奇怪,李嘉诚为什么要将这么一款产品摆放在自己的屈臣氏中。
其实,这款抗衰老产品李嘉诚自己就曾服用过5个月,还说自己“像回到了20岁的时候一样”。
后来,李嘉诚投资了2000万美元给这家公司基因公司,希望他们大批的生产这种抗衰老产品。除了投资这家生产抗衰老产品的美国公司外,李嘉诚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在以色列投资了数十家基因公司。
大手笔的投资背后,当然有着深层的原因。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公平的话,生死肯定是其中之一,不论贫贱富贵,没有人能逃脱生死。香港著名的房地产大亨李兆基(曾经在福布斯全球排名第4,是目前华人达到的最高位次),曾经说“愿用1000亿,换10年青春”。
基因治疗产业,早已经是一个千亿规模的庞大产业。
全球抗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29亿美元已增至2018年的34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8%,预计2023年全球抗HIV病毒市场将超4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22亿元。
而且,这个庞大的市场还在快速扩大。
仅在中国,抗HIV病毒药物市场从2013年的8亿元增至2018年的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预计2023年我国抗HIV病毒药物市场有望超5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