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审视项羽的战术思维因素(2)

2022-12-02 12:39     360kuai

所以,"死地"这种环境是叠加人的心理因素在里面,才能完全营造出来。第三步是采用"破釜沉舟"的办法。项羽"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把全部的渡船沉到河中,把所有的炊具打碎,把军队的驻舍焚毁,只带三天的干粮。船毁意味着项羽的军队再也不能幻想坐船渡河逃跑了,炊具破坏了意味着不能再生火做饭了,驻舍烧毁掉了意味着已经没有容身的地方了,三天干粮意味着三天以后要想生存,那么就必须自己想办法了。到了这一步完成的时候,可以说项羽把真正的"死地"环境给创造出来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孙子兵法》中恰好也有这样的话:"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似乎就是在为项羽的这种做法做恰当的注脚一样。

既然"死地"环境已经显现,那么项羽下一步应该采取如何行动孙子指出:"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意思是说当一支军队处于"死地"环境下,统帅必须指明这种环境是一种不能侥幸生存的环境。从这一点来看,项羽确实是这样做的,而且做得非常正确及时。在"死地"出现了的时候,项羽"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清楚地告诉部下当前他们正面临着极度危险和死亡之神降临,只有拼死一战,再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了。在"死地"环境下,如何才能生存下来?孙子讲得十分清楚:"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只有迅速猛烈作战才能生存,不然就会灭亡。我们再来考察项羽的做法,也是如出一辙。项羽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项羽军队九次与秦军展开连续性的激战,制造出一连串的战争胜利的奇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是因为处于"死地"环境下,人的心理会发生根本的转化。正如《孙子兵法》所描述的一样:"投之无所往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意思是说,在"死地"环境下作战,由于极度危险,生死悬于一线。但越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反而却不害怕。这时候的军队心理反而由恐惧走向了团结一致,这是为了每个个体的生存的目标。这样环境下的军队反而能自己管理自己,作战时人人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孙子指出"投之无所往者,诸、判之勇也"。

当一支军队处于"无所往"的死地环境下,就会爆发出像古代勇士专诸、曹刿一样的勇敢士气。是反映了孙子所说这种情况,结果自然就出现了《孙子兵法》所讲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结局。清人郑板桥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巨鹿之战:"项羽提戈来救赵,暴雷惊电连天扫。臣报君仇子报父,杀尽秦兵如杀草。战酣气盛声喧呼,诸侯壁上惊魂逋。项王何必为天子?只此快战千古无!"与楚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巨鹿之战时,诸侯军的表现实在令人不齿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只有章邯引兵撤退的时候,诸侯军队才"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

司马迁认为"卒存钜鹿者,楚力也"。如果没有项羽带头发起的巨鹿之战,那么巨鹿之围就将成为绞杀赵军的无形绞索。然而,巨鹿之战的意义何止于此,顾祖禹所评更为精准:"秦之季也,章邯去楚而攻赵,钜鹿一败,秦不复振。"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