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分封外姓宗亲,他也开始充实后宫,自己也有了很多儿子。他分封了很多外姓王爷之后,随着自己儿子的渐渐长大、到了封王的年纪,让他发现朝廷里的王爷太多了。而朱元璋能当皇帝说明他很有头脑,他也知道历史,知道分封制的危害,所以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严加防范。比如他特意让人打造了"天潢玉牒",这个玉牒就是记录皇家子弟的。封赏赐爵甚至是皇位的继承顺序都要按照玉牒的记录来。
按朱元璋但是定下来的规定,明朝的分封制是只有世子可以继承王位的。但是王爷作为贵族,肯定不会只娶一个老婆,也肯定不会只有一个儿子。那么除了世子之外的其他儿子都怎么办呢?其实这些儿子们也是可以当王爷的,只不过这个王的级别是一代一代递减的。这个制度和其他朝代一样,就像清朝,除了铁帽子王爷,其他王爷儿子继承王位都是要降级的。比如亲王的儿子继承王位就不再是亲王,而是郡王;郡王的儿子继承王位成了贝勒;贝勒的儿子如果没有建树被升级的话,就只能做个老百姓了。
虽然明朝世袭王位的制度也是级别递减的,但是跟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明朝的这个递减有底线,只要继承人不犯大错,你继承的王位再低也是个王,不会让你去做平头老百姓。这个制度对宗亲来说肯定是好事,那些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做就过上一辈子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是这种制度对国家可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这会让宗亲越来越庸碌,国家的财政也会被这个呈指数增长的庞大的宗亲家族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