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候关于婚姻政策的那些事

2023-11-03 14:02     360kuai

婚育问题自古以来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法律也是婚姻法,逢年过节大家最喜欢问的也是爱情婚姻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时候关于婚姻的那些事

一、政府规定嫁娶年龄

古时候和我们今天一样,婚姻年龄是有法律法规的,古时候对年龄的规定更加严格。周朝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春秋时期,孔子认为“男子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而嫁,有造人之道”;战国时期的墨子则说:“丈夫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十五毋敢不事人。”史料记载:齐桓公令男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越王勾践令男二十而娶,女十五而嫁;汉惠帝令女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唐太宗令男二十以上、女十五以上须嫁娶。

据考察,汉代的班昭,就在14岁结婚,晋代的节妇严宪、龙怜,都是在13岁出嫁;唐代长孙皇后,13岁嫁给了李世民等。

古代历法规定女子结婚年龄大约在13到17岁之间,男子一般比女子大1到5岁,即14岁到22岁;女子16岁以上,男子20岁以上未婚就成了“大龄青年”。

二、国家鼓励婚育

古代医疗水平落后,夭折率很高,加上天灾人祸频繁战争不断,常常导致人口锐减,古人的平均寿命也特别低,据考证夏朝平均寿命18岁,秦朝平均寿命20岁,东汉平均寿命22岁,唐朝平均寿命27岁,宋朝30岁,清代33岁等。所以,政府大力灌输“多子多福,早婚早育”的观念。

历代统治者都鼓励早结婚,多生育,保证人口增长。女人决定名族,政府催着女子嫁人;男子决定家族,父母催着儿子娶妻。古人认为“男有室,女有家”后,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谐,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也就需要生养更多的劳动力;为了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就需要增长人口;皇帝世袭,为了国家持续发展,就希望人口繁衍。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