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部一听邵荣要来,都慌了,上下将士都收拾行装准备撤走。谢再兴得知消息后,夜里打开城门,大声喊杀,张士诚部以为邵荣来了,大败而逃。
等到邵荣的部队赶到浙东时,张士诚部已撤得干干净净,邵荣于是轻而易举地平定了处州叛乱,苗军叛乱首领李佑之自缢而亡,贺仁德逃到了缙云,被当地农民抓获,交给了邵荣,后被朱元璋处死。
宋濂编写《明史》提及处州之役时,说安南翼总管季汶,“勒部驻白岩,出其不意攻之。已而中书平章政事邵某亦引兵至,左右夹击”,淡化了邵荣的作用,并称其为“邵某”。
邵荣的叛乱是发生在正二十二年八月,他从处州归来后不久,他打算趁朱元璋阅兵时发动叛变,但到了阅兵时,朱元璋察觉情况不对,便提前离场,邵荣等人计划落空,其部将宋国兴随即向朱元璋自首,并告发了邵荣,朱元璋派廖永忠以及元朝降将康铎邀请邵荣赴宴,于酒席上将邵荣、赵继祖两人擒下。
邵荣、赵继祖二人不久即被朱元璋杀死,其家产和妻子儿女也均被籍没,二人被杀时前,朱元璋还做了一番文章,有一种他本不想杀,但是不得不杀的意味。
邵荣当时已是朱元璋阵营中的高级将领了,他为什么要造反呢?据《国处事迹》记载,朱元璋曾命武士把邵荣和赵继祖锁在一起,他摆下酒席与二人对饮,席间,他问邵荣为何背叛自己:
“吾等同起濠梁,本想事业有成,同享富贵,不失为一代君臣,尔等如何要谋背我?”荣曰:“吾等周年在外取讨城池,多受劳苦,不得与妻子相守同乐,所以举此谋。”
对于邵荣谋反的原因,民间传说是朱元璋利用邵荣领兵在外的机会,调戏并侮辱了他的女儿,邵荣知道后十分震怒,于是就发动了叛乱。还有人以为,邵荣是郭子兴的嫡系,郭子兴死后,其内部分化,他的死是朱元璋清除异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