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刚杀了魏忠贤,大明朝就垮了?就只有一个原因:他不讲道理(3)

2021-08-22 11:34     360kuai

“东林党”的圣地——东林书院

“东林党”掌权后,大明朝廷又变成了什么模样?

江南地区的工商税、海税再次被废黜,朝廷的财政收入全部转移到了北方地区百姓的身上,在正常的赋税外,还增加了著名的“三饷”“辽饷、练饷、剿饷”。废除富庶的东南税收,却派军队到贫困交加的西北旱区、灾区加赋、征税,这就是被后世评价为“道德楷模”的“东林党”

除此之外,“东林党”还主张对后金讲和,甚至认为辽东将士对局势的有效控制就是劳民伤财;对农民起义则是“得过且过”的暧昧态度,一力主张“招安”,让起义军逐渐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逢此乱局,“东林党”除了极个别的清官外,几乎人人贪腐,拼命捞银子、准备后路。

看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崇祯皇帝也不傻,为什么就非得听“东林党”的摆布,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国家、征收税赋吗?

别忘了“东林党”是干嘛的?他们可是靠“嘴”吃饭的文人、士大夫,久润官场的老狐狸,论讲道理,天下绝对难逢对手。但凡崇祯皇帝有点伤害到“东林党”利益的举措,这些人不把崇祯皇帝说的愧对“二祖列宗”、愧对大明江山都不算完。

于是,崇祯皇帝便被“东林党”限定在了一个圆圈内,在圆圈内,你就是千年难遇的英明君主;出了圈,你就是无道昏君,就是败坏祖宗江山的历史罪人。于是,崇祯皇帝变成了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可怜观众,眼睁睁地看着“东林党”上演着一幕幕祸国殃民的大戏。

有诸多后世学者认为,崇祯朝的大明军队之所以在辽东地区节节败退,无外乎一个“钱”字。因为财政困难,让崇祯皇帝畏首畏尾,甚至疑心重重,将唯一可能改变局势的袁崇焕凌迟处死;因为财政困难,辽东将士缺粮缺饷,难以为继,又该如何面对如狼似虎的八旗军队!因为财政困难,崇祯皇帝只能同意朝臣精简地方机构的建议,其中将明朝直接推翻的李自成就是这次精简范围内。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