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士争功,为什么灭蜀第一功臣邓艾比谋反的钟会结局还惨?(2)

2022-11-26 12:39  360kuai

司马昭得知邓艾父子被杀后,下令将其留在洛阳的儿子们全部诛杀,家中的女眷及孙子全部流放到西域。

邓艾,这个生前下不世之功的老将,屈死后却落得这般境地。

对于坐实了谋反的钟会,司马昭却显出了超乎寻常的大度。

依据魏律,钟会犯谋反之罪,应被诛灭三族。

钟会死时年值40,尚未娶妻更没有子嗣,只是将兄长钟毓(已病死)的两个儿子钟邕、钟毅收作养子。

当时钟邕随钟会伐蜀,死于乱军之中,但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尚在人世。

一向杀伐果断的司马昭,对于钟会的家族没有斩尽杀绝,除了将钟邕的儿子及钟毅诛杀以外,钟毓这一支的族人并没有收到牵连,反而依然被授于官爵。

司马昭腹黑心狠绝非善类,在处理灭蜀的两位功臣上,他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并不确定谋反的邓艾下手狠辣,对于证据确凿的钟会却网开一面。

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

02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人的身世背景说起,先说邓艾。

邓艾祖上,本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没落成平民。

大约公元197年邓艾出生时,正逢群雄割据,他的出生地正是豪强觊觎的一块沃土。

邓艾幼年丧父,待到公元208年,曹操攻取荆州后,强令邓艾及其族人迁徙到河南上蔡一带屯田。

邓艾因为家中贫困,只得以替人放牛为生,每到有高山大川之地,都要与同伴探讨地形模拟战事,时常被世人讥笑。

这样的生活过了将近20年,邓艾由放牛娃变成了管理屯田的小吏,这个职务虽然低微,但需要定期到洛阳去汇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