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刻石,内容颠覆历史,西方学者:真希望我们有秦始皇(2)

2025-02-06 10:42  搜狐

山东的琅琊刻石,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刻石之一,2000年来一直无声的反抗着那些非议。原本它有447字,但上千年的风吹日晒,使得宋朝时就只有84字可见。清朝光绪年间,琅琊刻石更是轰然倒塌,直到上世纪才复原完毕。秦代的琅琊刻石,内容与史书大相径庭,一个截然相反的秦始皇形象脱颖而出。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

琅琊刻石肯定了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功绩,这也正是我们的国家可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关键所在,他为中国注入了统一的观念。相同的文化,使得东亚大地上注定只有一个大一统政权,每当大的动乱发生,割据者无不以吞并所有对手为目标。长期占据世界近20%人口的中国,在“合久必分”之后,总能“分久必合”,秦始皇功在千秋。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统一六国后的大秦,没有停下征战的脚步,屠睢、赵佗率领50万秦军,兵分五路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拓土行动——平定百越之战。统一六国属于内战,但南征百越在当时绝对属于拓土行动,秦始皇是少有的统一了全国,而又开拓大片领土的皇帝。为什么中国后世的皇帝很少远征?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就将适合农耕的土地,大部收入囊中了。他在百越没有形成国家意识的时候,将其化为了秦国的郡县,将一片面积巨大、潜力无限的土地,注入了华夏的灵魂。